第262章 姬皮

事物的發展都在姬昱的設想之中。

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有追尋道義的至善者,也有引用仁義的偽善者,還有大奸大惡。

天下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什麼人都會存在,這些人在天下所有人之中也不過只是少數,還有更多未知而又不能單獨以善惡辨知的人。

有善就會有惡,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所造成的結果也不會盡然相同,自然就會有著在人生道路上有所分歧的人,有人老實本分、勤儉友善,也有人不講道義或是因為分歧而殺人的犯者,雖說是不相關的人,可要是沒有禮義的引導,就會有更多的人墮落成為惡徒。

道德是人道執行的標準,公正和遵守律法也是一個國家合理的標準,如果這些都沒有,那國家用什麼方式來管理百姓和官吏?

一個國家猶如一顆巨大的樹木,樹根是在底層默默付出而又見不得光亮的百姓庶民,樹幹是身份尊貴者和商賈一類。

對樹幹來說,仁義禮法是一種約束,當其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這些道德標準就會告訴他應當要進行適當的矯正,或是在成長到病變的時候就需要去除,不然樹木就會被一節樹幹佔據了過多的養分,不能茁壯的成長。

而對於一些沒能及時去除的病壞樹幹,在樹木老化之後就會帶來巨大的負擔。

老樹由於樹幹逐漸增粗,使得樹幹中間的木質越來越不容易得到氧氣和養料,老樹的樹心及其內部樹木就有可能漸漸死去。這時如果又缺乏防腐物質,樹木就不能保持生長,甚至會因而腐化;等到樹心被細菌侵入,或從樹幹的傷口處滲入雨水,就會逐漸腐爛。

人只會過多在意外向,而很少去思考內在的因素。

庶民羨慕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同時又覺得自身的生活是無法改變,對位高權重之人有著天然的畏懼,只能透過想象和壓抑來麻木自己。有時又或折中理性,總有逃避的理由。

當這樣的思想成為了主流,庶民不會思考因何而造就,他們不敢想;

這些人不會去追究權貴的過錯,他們不敢做;同樣他們也不會在意為何一個人會受到不公的待遇,受苦的人不是他們。

很多人會將遭遇的不幸或是不公歸咎於人性,認為人性本惡,以此換得一種說法,卻不會思考為何如此。

這是庶民不斷折中和被引誘折中帶來的結果,底層人不會去反抗那些貴人,只能在一次又一次折中之中喪失自己的人權,成為其手下的工具,試問有誰會在意工具呢?要是食著摔在地上,誰會去心疼食著?

什麼是折中?

折中不過是人對自身需要掩蓋東西的一種行為,遇到困難會說忍一忍就過去了,失去機會會說下一次一定能行,錯失良機會想下一次還有機會。

就是因為這樣的折中,百姓庶民遇到官吏的侵害不會聲張,被人矇騙不會追究,受到侮辱忍氣吞聲,將自身不斷的卑微化,從而迎合權貴的所想一般如同朽木活著。

對的折中,錯的也折中,對與錯之間有誰能夠輕鬆的帶來利益,誰就會被傳播。

這就是折中。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只是有人總會迷失在權勢之中,不肯將本有的利益交予百姓;他們會因更難管理,資源不夠作為藉口,不將應有之物交還。而百姓就是在心中一次又一次的折中下對其屈服,沒有反抗的勇氣和資本,對這些迫害者更加畏懼和尊重。”

姬昱和姬皮對立而坐,姬昱將長久想要說明的話交給姬皮。

或許姬皮不是他這些學子之中最具有慧根和才能的,可是他卻有著善根的本質,同樣也是一個純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