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覺醒(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21章 覺醒
周王鄭三十三年,春。
冬日的寒冷隨著百姓的炊煙悄然而逝,新的一年在晉國悄然而止,農人還在抱怨著糧食的短缺,還要一邊為取糧而進行勞作。
領取救濟糧也是有條件的,作為回報,百姓需要付出一定的勞作;男子修繕城牆,女子為軍眾紡織衣物。
在還沒有耕種之前,就有政令下達各個鄉邑,要求百姓積極參與。
作為貴族,姬昱本可不用去進行勞作,可還是參與到修繕城牆的工作,有著姬昱的帶頭作用,鄉邑中揚起澎湃的幹勁。
修繕城牆的工作大致需要土木進行加固,多數情況下還會用到江米糯米)加上少量的水打出的白糊漿當做粘合劑進行黏合。
米糊一直都是中原古老的膠水,除去油膠和樹膠,還要數米糊的的作用更為廣闊,不止是因為有著足夠的粘性,還因其能夠廣為使用。
因而興修土木不只是消耗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還耗費了大多糧食。
米糊加上石灰和沙土能黏合夯土外層磚石,有著防滲、加固的作用,算得上是這個時代的獨特混凝土。
有的城牆用夯土夯實加固一些磚石,而要求更高的則需要同時使用米漿、夯土、磚石三者。
作為中原強國,晉國對城牆的防護措施相當看重,不允許有人在修繕城牆的材料中偷工減料,違反者將會以謀害國家的罪名進行流放。
而大致的分工也有許多種類,不是單一修牆加固。
有人煮江米做米漿,有人推著斗車進行運輸,還有些負責檢查工作和看護。
姬昱就在其中主動為其推著斗車幫助百姓們修繕城牆。
“王孫,您就放下斗車吧,這是我們這些賤民應該做的工作,您不能委屈自己啊。”一個認出姬昱的老農一把抓著土拍在牆上,一邊對姬昱說。
“您說笑了;這是我造的斗車,我為何不能使用?而且我認為,任何工作都應當受到尊重,修城牆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又怎麼能說委屈呢?”
“哈哈呵呵...”老農用笑臉陪著不是,眼中全是敬佩。
對他們這些沒有身份地位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受到大人物的肯定;那些只知道蹬鼻子上臉的貴族們看到他們這些修城者都會嫌棄的走開,眼中的厭惡不用語言表達都能一眼看出。
可王孫昱卻是一個從來不看輕他人的賢人,從來不會對庶民生氣;這樣的品性一經認可就不斷髮酵,讓周邊的百姓都受其美德影響。
“您活計挺重的吧,要不然您來推車,我來幫您補牆加固,也順道讓您休息一下。”
老農眼中噙著淚水,一個勁推脫。
“這怎麼可以,您身上要是沾上了泥汙就不好看了。”
“我要行頭好看有什麼用?我所追求的,是心中的美德,只要有了美德,就算再苦我也覺得值當。”
看著姬昱一臉堅定的樣子,老農心中又是感動又是愧疚,怎麼能讓德行如此高尚的王孫受苦呢?
“不行不行,這真的很累的,要負責一個區域的修補,不光是加固,還要用米糊和夯土反覆粘合,耗費的力氣可大著呢。”
“沒事的,剛好我也能夠活動活動筋骨,學習一下這其中的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