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思辨

到了第二日。

姬昱已經將紙張上的資訊統計完成,確定了美德者。

他帶著小木架,手中拿著幾塊木板。

在講堂之外早就搭建了一個展示架,,姬昱在其木板上又用刮刀和工具在固定的位置削鑿出一定的深度,整體呈現出“j”字形,在外留有放置的槽位,就能將刻有名字的薄木板放在上面。

做好了一系列準備工作,姬昱在講臺上開始說明。

“我回家之後總結歸出了五名美德者,在我說明之後可以表示贊同或是不贊同,這是公平公正的選舉,不會弄虛作假,希望你們能從美德者身上學習到他的美德。

仁者:公輸造;在道友有困難的時候能夠積極幫助,以溫和的態度與人交往。可能贊同?”

學子們紛紛表示其贊同的舉措,舉手又或直說。

接下來,姬昱又宣佈了義者嬴叔虎,禮者養廣父等人,將刻有他們名字的木牌放置在外面的榮譽榜上。

在氣氛烘托到一定氛圍的時候,由路問姬昱:“為何您要挑選出各種不一樣的人呢?”

姬昱笑著回答:“這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總有人有所擅長或是留有缺陷的,不能以一面就衡量一個人。所以我劃分五德、分出學派,就是希望你們能夠找到自己所適合的。

在一個由動物建立的王國之中,國王說他要挑選爬樹厲害的動物任命為卿士;

有猴、魚、鳥三者,其實這三者對國王來說都不重要,可是他制定了爬樹的標準用來選拔卿士,這就會致成其他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晉升的機會。猴子是會爬樹的,在其中必然脫穎而出。

可用爬樹的標準去判斷一條魚,那他大抵是一輩子都當不上卿士了,而且魚一輩子都會覺得他是一個弱者,一個沒有智慧能力的蠢貨。

而魚想要成為一條真正的魚,就要學會從不爬樹開始。

在如此的世道中,掌.權者和制定規則的國王只希望看到王國之中的動物順從他的話,他會教育幼年的動物順從父母,順從卿士,順從集體,不能拖累集體的步伐。

為了方便管理,那些人制定了一樣的選拔標準、一樣的人生軌跡,這樣的一切叫做聽話。

聽話者如果少了自己思考的能力,就會喪失自我,魚想要爬樹,鳥也想爬樹,哪裡會有本來的樣子?

倘若這些動物一輩子都生活在這樣不懂得思考的世道,只會隨波逐流,魚不像魚,鳥不像鳥。

這就是學會思辨的重要性,也不是要一直生活在我設定的心學框架之中,要批判,要創新,不要輕易的聽話,哪怕是我所說的話也不可隨意聽信。”

眾學子品味著姬昱所說,激動者甚至忍不住當眾顫抖起來,作為常年思考的學子們自然借姬昱的話看到了更到,可也因為這樣的更多讓他們都害怕起來。

“道長....您不是不談論國事的嗎?”

姬昱笑出了聲。

“我只是在說明一個動物建立的王國,哪有說明什麼人?只是告訴你們需要思辨,需要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您所說的動物之國,可有解救的辦法?”姬皮問道。

“解放其自由,再不加以干預的情況下制定合適的規則進行約束,學會思辨,不會一味接受他人的思想而能將其轉化吸收為己用。這也不是一味的反對,更要思辨出那些需要批判、需要改正,將不好的改正,改正過的思考能否讓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