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斷章取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55章 斷章取義
輿論,向來都是貴族掌控市場和經濟的主要手段。
貴族們享有權利、地位、錢財,想要掌控一件事的輿論自然輕而易舉。
庶民們向來不會在意事情的緣由真相,只會相信他們現在所看到的。
他們更願意相信流言那片面的看法。
當有人做錯了事,他們會站起來指責錯事者,而不去詢問他為何做錯。
他們只相信眼前所看到的。
現實亦是如此。
晉侯歡在朝堂上收到密簡之事隨著各卿士的洩露,底層的百姓都開始知道了此事。
此事傳得十分迅速,哪怕是三歲的幼兒都有所耳聞。
有些人連姬昱的書籍都沒有看過,就在那裡討論。
“我可聽聞了,王孫昱可是惡賊,用書籍傳播欺君思想,此番大逆不道的行為就應當關在牢獄之中。”
“您說的話我不敢認同,王孫昱的品性都有目共睹,這樣的賢人怎麼會是惡賊呢?”
城中的食肆,有做日工的閒民開始議論起近來對於輿論的看法,也有形形色色的人進行辯解。
食肆中的閒民多數以一種鄙夷的態度議論著之前對民生做出過實際貢獻的姬昱。
說來可笑,在此前不久,這處食肆裡的食客們還在讚揚著姬昱所著的書籍,認為這樣傳播知識可與古之聖賢比較。
可在輿論興起時,這些人又反過來質疑自己說過的話。
“王孫真的有那麼賢嗎?他傳播的知識是在毒害民眾啊。
我聽聞,王道是施行仁義,霸道是施行搶奪;可王孫昱的書籍之中充斥著貴己之說,要是人人都學其心學,在意的是自己的心,與天下有什麼利益嗎?這樣只會阻礙王道的佈施,興起個人的搶奪啊。”
一個自以為看懂了姬昱學說的讀書人在食肆之中大放厥詞,此言一出立即不斷有人附和,好似他們真心研究過心學一般。
正在食用粟米的秦生聞言,不自覺地將剛入嘴的食物噴出,胸腔起伏不定,食道所被忽如其來的刺激嗆到,引來他不斷的咳嗽。
雖然在咳嗽,可秦生的眼睛死死的盯著那讀書人,恨不得將他生吞活剝,要不是姬昱說要講禮,他必然持劍讓眼前危言聳聽的書生感受一下他們老秦人的勇武。
本想脫口而出的優美秦語被他生生嚥下。
秦生對著他質疑道:“你是從何處聽聞王孫昱的書籍有貴己之說?”
那書生也不驚慌,拿出懷中的線裝書就開始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