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野外故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外的感覺是什麼?
孤獨。
尤其是荒山野嶺的時候。
馬車已經走了許久,在某一處不知名的山丘停留下來,馬車上的御者也跳下來拴好了馬繩,讓這些馬匹在附近在草地歇息。
在日夕時,九乘馬車的人都全下來了。
這裡一共有二十來人,有七乘馬車是載人,另外還有兩乘馬車是用於裝載日常用品和所帶的衣物財寶。
九架馬車,九個御者,二十來人,其中有一些年紀不大的隨從。
一乘馬車除去御者有三或四個人,昱所在的馬車只有他和閱。
有十人兵士在其中守衛安全,在下車之後便撐起了一面旗幟。
那是王室用的旗,用的是天子的“日月旗”。
昱雖然不是天子,可是作為周晉之間用來平衡調節兩國友誼的人,在某種意義上也代表著從屬天子。
代表著王室的臉面。
在野外是一定要樹立好本國的旗幟,讓匪盜們和路過的商旅知道身份,這樣他們就不會襲擊和打擾。
從洛邑到絳城的距離很遠,不是一兩天能夠到達的,按閱夫子的推斷,要坐六七天的馬車才能從洛邑到達絳城。
在馬車出城門的時候已經是日中,所以他們也沒能走多遠,在這樣的野外先駐紮起野外的營地。
一半的兵士留下保護營地的安全,並且用粗布和木架先簡單的搭建了一個帳篷,讓昱和閱先進去休息。
昱同時也叫上了四個孩童,任季子、溪、閔、辛開。
他們年紀尚小,也做不了多少事,還不如和他一起聽聽閱夫子講道理。
古時的馬車是顛簸的,而且一走就是好幾個時辰,年幼的他們同樣的受不了,不過好在都沒有暈車的跡象。
馬車在行駛的路上總有輪轂聲和一些夾雜著其他的聲音,在上面顯然是學習不了的,所以才在安置好帳篷之後進行每日的教習。
周禮是每天都要溫習的功課,在默背部分的周禮之後開始了今天的授業。
“在大西山一直流傳著一種怪異的蛇。
說的是上古時期有一種蛇,生有兩個頭顱,長得卻像是人首,會說人話。
它的兩個頭都是紅色,有人類的半截身體和蛇的尾巴,全身是紅色,而蛇尾卻是紫色。
這種蛇生活在大西山,躲在樹叢之中只探出兩個腦袋,躺在地上讓人以為是中毒而死的遊人。”
幾個孩童聚在一起靜靜的聽著閱說,只有待在閱旁邊的昱才懂這是夫子慣用的伎倆。
以物喻事。
閱繼續說道:
“這種蛇叫委蛇,它生性虛偽,善於騙人。不過因為頭是紅色,所以也善於辨認;我聽聞連齊桓公都曾經見過這種蛇。
今日我要講的,也是這種蛇的故事。
有個農夫路過草叢,看著這裡有死去的“兩個”人,連忙招呼大家過來看看這是誰家的人。
委蛇抬起頭,蛇尾撐起身體站了起來。
它說:“你不要叫其他人過來,不然我就會吃了你,如果你不叫人,我就放你一命。”
農夫被站起來的委蛇嚇壞了,連忙答應了委蛇不要聲張的事。
農夫說:“現在這附近也沒有人,我也不會亂叫,您能放我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