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之中,有幾個角抵的武士圍在一起,他們向來是喜歡聚在一起談論的。

在比試較勁完畢,赤裸上衣、穿著寬鬆的黑褲,幾個人都會留著汗在那談論古今和天下的大事。

此時的秦軍已經退兵,他們感激於王孫和退兵的秦伯,不由自主的聊到了他們。

“我從前以為,天下已經沒有了崇尚正義的君子,直到我親眼見到了秦軍的退兵,我才知道了這世間原來是有君子的,秦伯的道義和王孫的仁德是我們親眼所見,這樣的人,正是我等一直尋找的君子啊!”

“王孫昱可真是真君子啊!”周圍的人忍不住讚歎。

“不將仇恨加以百姓,看看王孫說的這句話!到底是怎樣一個仁德君子才能有著這樣的覺悟!”

“我覺得王孫信中寫的那句“百姓是神明的主人”才是寫得好!”

“不不不,我覺得那句“君子從義,小人從利”才寫得好!一下就把君子和小人都區分出來了!我等以前還自標他人為君子,現在看來,是多麼的不道義啊!”

“我覺得秦伯識禮明義,沒有過多的侵犯我王官田地,這樣的人也是君子!”

“秦伯任好可真是講信義之人啊!”周圍人再次忍不住讚歎。

“是啊,只可惜像我們這樣的小人物,不能追隨秦伯和王孫,這是我們的遺憾啊。”

“回鄉之後,我要把王孫的事蹟給我的兄弟和同鄉們好好講講,讓他們也知道王孫這樣的君子!”

“俺也一樣!”

“同去同去!”

幾個武士在談話中明確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估計秦人自己也想不到,仗還能這麼打。

打完之後,王官的人並沒有責怪他們的攻伐,反而讚揚起了他們的道義。

王孫昱做的事情晉國人很快都會知道,而且不用太久,這樣的驚天之舉將會在各國流傳。

晉侯歡是很生氣的,他為此還在私下的屋舍中召見了趙衰和歸來的郭偃。

“您不是說過王孫留在晉國是件好事嗎?可我怎麼看都感覺王孫留在晉國是個禍端!

您能夠告訴我現在他能給晉國帶來什麼利益嗎?

我雖心善,可也知晉國天地的變化,若是任由他發展下去,晉人該讚頌的就不是我了,而是他!”

自古以來,國之德行者只能有一人,那就是國君,雖然禮樂崩壞,可這樣的觀念還是在無形之中固化。

國君能夠將他的仁義讓給他的卿士,讓他們做本國的賢人,可是絕對不希望有一個外人在本國之內也有著名望。

哪怕仁德是假的,可百姓要稱讚的還是他。

現在有人正在竊取晉國百姓的信仰,儘管此時他還沒有力量,可是已經讓晉侯有了忌憚。

連趙衰和郭偃都不禁有了些對於事態把控不住的心悸。

人的見識是建立在已有的基礎上的,畢竟沒有見過原子彈的人是不會明白原子彈的威力,沒有接觸過的人只能靠著自身的見識去衡量他人,而這樣沒有見識的人往往會因為自己低淺的目光而被人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