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借名(第1/2頁)
章節報錯
拜師向來是一件大事,雖然閱原本只是藉助郭偃的名義,可既然是拜師,就不能馬虎。
如果就這麼貿然的在短時間就做出決定拜師,不僅是郭偃不會高興,連閱都會覺得落了面子。
閱已經教導王孫很長時間,輕易的答應才會讓人覺得有古怪。
在天矇矇亮,閱就寫好了書簡,要去拜訪郭偃。
這樣的場合,還要夫子也親自去一趟才能演出一場好戲。
“城東先生”今日有些忙,不知道是不是早料到了閱會上門拜訪,他在昨日招待完王孫之後,晚上就外出為人卜算,留下一個門侍在那等候。
閱拿出寫好的書簡交給侍衛,這裡的侍衛沒有受到他們家主的命令,只把閱當成了普通上門拜訪計程車人,又看穿著樸素,不由分說的將閱趕走了,直說今日家主不在,讓閱改天再來拜見。
閱還是留下了請柬書簡,希望郭偃回來的時候能看一下。
原本閱還打算來找他“談心論道”的,沒想到他的段位有點高,這一下把被動化作了主動。
來此興師問罪也要拖延一段時間。
這一段時間裡,流言依舊,在上河邑,晉侯派去監視王孫的侍從總是看到王孫昱和閱有些不和。
原因很簡單,郭偃在外出事也經常性的寄給王孫一些書信,上面寫明瞭很多他對周易和天地之間的看法。書信寫得洋洋灑灑,透露出一種不明覺厲的大家風範。
王孫有時會說:“夫子,晉國的大夫郭偃如此有才能,您為何總是阻止我拜他為師,向他學習周易的道理?”
而閱夫子則是回答:“這都是為了您好,臣不希望您被晉人騙了啊。”
低下頭的昱,讓人感覺到這一對師徒已經有了間隙,雖然王孫還是聽從閱的教導,可是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昱是在埋怨閱夫子。
隨從們不明真相,只認為是閱惹惱了昱,所以對待他也不像從前那般尊敬。
他們是忠於王孫的,自然要為了王孫著想,現在家宰又在阻止王孫,真讓那些隨從不能理解。
閱本意就是要騙過郭偃,如果連自己人都不騙的話,更別說是騙那位精通易學的大夫了。
這一天,太陽照常升起。
昱又像往常一樣讀書誦詩,對這個太陽初升、尚有明亮的世界報以高聲的讚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生在世間,就已經是昊天的恩賜了。
昱是非常享受貴族的生活的,畢竟不用勞動生而就有著高人一等的權力,誰能不喜歡?
可是他的良知告訴他,魚肉百姓,讓百姓處在亂世的水深火熱之中是不人道的,他生而有著改變天下的能力和伸手可得的權柄,如果不去做這些事情的話,又會是留給那些艱苦的後來者。
可那樣的話,他會安心嗎?
答案可以是安心,畢竟他人的生死和本身又沒有關係,最多是在良心上過不去而已。
在之前出門看見那些受他恩惠還反而聽信謠言詆譭他的人,昱有了不想再理會民生的想法。
這些庶民真的值得拯救嗎?
救人者反倒被晉國以謠言利用那些他要救助的庶民攻伐他。
畢竟放棄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需要做好他的質子,安分守己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