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昱在夯土圍牆的另一端,沉默了好久。彷彿全世界的細雨下在他的身上裡似的,沉默無聲。這段時間,他閉起眼睛,額頭一直壓在土牆上,終於姬閱開口了。

作為昱的夫子,閱知道在這個時候要先安慰好,不讓他胡思亂想。

他用平靜的聲音說:“王孫,您看看這是在什麼地方??”

我現在在哪裡?

昱抬起臉來,看看周圍的一切。

如今的環境是在晉國,可是他感覺這不是晉國,是彼端的黑暗高臺,上面看不到任何東西,而下面有著無數冷冷看著的人,冰冷的眼神讓他不寒而慄。

王孫昱受辱了,準確來說,是名聲上收到了侮辱。

事情是這樣的...

從城北的遊樂室中傳出了一個謠言。

有一群無所事事的商賈和庶族聚在了一起,其中的商賈開始講起了從遊樂室聽到的訊息。

“二三子聽聞了嗎?王孫竟然勾引鄭國的伯女,真的太膽大了吧,我聽聞那位鄭國的伯女還為王孫寫了詩,您聽聽...”前面寫的《鄭風·絲帛》)

“還有這等事情?實在是有悖倫理啊!我還以為王孫是個誠信君子,沒想到竟然是這等小人!”

讀過詩書的庶族一拍大腿,這等違背周禮的事情他們向來都是非常厭惡,現在一聽從洛邑來的王孫竟然是那種人,憤怒的只想用他馬車上放著的馬鞭狠狠的鞭打!

“我聽聞鄭國詩樂萎靡淫猥,今日一聽果然如此,我還聽聞鄭國夫人看了王孫的畫像也是日夜思慕,讓鄭伯蘭每日在朝堂上發怒。”

“古有褒姒亂國,我看今日的王孫定然是古之褒姒化身,迷惑國政,大逆不道啊。”

“可是我聽聞王孫不是聖人託身嗎?”

“這你也信?我還說魯國的展獲在夜裡不乾不淨呢?都是外面的人在瞎傳,您難道信任他人還不相信自己國都的人嗎?如果您不信任我,就請拿起此刀了卻我的生命罷!”

有個年青庶族拿起手裡的劍,說地無比真誠。

三人成眾,說過的話很快就傳遍了城北。

更有甚者,有庶農還聽到了王孫勾引晉侯夫人的傳言。

這可真是有悖倫理。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見過王孫,而有的人在之前王孫進城的時候看到了又不明真相,也跟著起鬨。

畢竟他們可是看見過有個婦人被兵士抓走,而且還聽聞那個婦人沒多久就因為和他的良人鬧出矛盾,她為了表明她的愛慕之情還去投河自盡。

其中傳言的是真是假尚且不能得知。

不過能知道的是,王孫的名聲一下在城北一落千丈。

當出名之後你做什麼都是對的。

可是當你出了事就算拯救一條生命都會被批作秀。

有人開始質疑起王孫,他的年紀不大,為什麼就能夠做出那些東西,哪怕是小孩學雅言也沒有那麼快。

有人則是抨擊王孫欺世盜名,說他的發明創造只是盜取了別人的創意,其實他根本就沒有什麼才能,這一切都是在作秀給他們晉國人看。

王孫揚名是晉國人傳起來的,而後敗壞名聲的同樣也是晉國人。

真是諷刺。

畢竟人們更願意相信一個有智慧的老者,而不願意相信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