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模板(第1/2頁)
章節報錯
“麥克最開始的背身動作神似諾維斯基,在我嚴令申斥下終於把他的動作習慣改了過來。”
如伯海姆教練所言,麥克楊最初的背身動作確實是學自諾維斯基,中學為數不多的體育課,每到自由活動時間,麥克楊就照著網上的影片按圖索驥的練習。
老帥一眼看穿了這種盲人摸象的弊端,麥克楊只是一味的追求動作的相似,沒有專人為他條分縷析的細緻講解相應的動作要領和目的,肢體只是形似而無神,精髓沒有把握到無論模仿的多像也只能是東施效顰。
而且在伯海姆教練看來把諾維斯基的背身技巧硬搬到麥克楊的身上並不合適。為了讓麥克楊的背身能力更加實用而不是隻能用於虐菜,沒錯就是虐菜,麥克楊山寨版金雞獨立雖說沒有原版的韻味,可虐那些防守經驗不是很足的大學生球員還是有一手的。
可麥克楊的對手不會一直是青澀的大學生,未來進入nba他要面對的是有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生涯經驗的老油條,老帥不能讓麥克楊穿著不合腳的鞋子去挑戰這條艱難的道路。
未雨綢繆的伯海姆教練接管麥克楊的訓練後著手尋求讓他改掉之前的背身出手動作,但用那種背身方式替換才最適合麥克楊讓伯海姆教練犯了愁。
終於,經歷過無數個日夜的苦思冥想,伯海姆教練的《麥克楊補完計劃》的正式出爐!
老帥把目標放到了卡爾馬龍的身上。
提到馬龍,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那對孔武有力的鐵肘。
鐵肘開道,和斯托克頓的擋拆配合,職業生涯極少缺勤的鐵人身軀。
歷史施捨出以上這些比較有噱頭的標籤來大致概括這位歷史地位判定爭議不斷的球員。因為觀眾們的思維願意停留在單個球星身上的時間是短暫的,特別是對沒有拿過冠軍的人,大家最多隻會記住他身上幾個有標誌性的特點。
馬龍職業中後期開發出的背身技巧不如他的其他特點招眼,所以往往被世人遺忘。
但作為教練員的伯海姆不會忘記,他清楚的知道那是種怎樣可怕的得分能力!
馬龍的生涯無比輝煌,就是沒有冠軍!
老帥早年曾與斯隆執酒嘆惋,馬龍哪怕有一個冠軍,鄧肯的第一大前鋒都不會坐的那麼安穩。話語每每到此,老帥有的只是事不關己的可惜,斯隆流露出的則是刻骨銘心的遺憾。
冠軍真的那麼重要?<vp,4個fvp。帶著獨行俠一路完成救贖,奠定了自身的歷史地位,還順勢收穫了麥克楊這個小迷弟。
奪冠前,軟蛋!被黑八!
奪冠後,哦,那沒事了!牛嗶!
麥克楊對這種現象是怎麼解釋的?老帥撓頭回想。
“輿論媒體的報復性補償。是這麼說的吧?”
金融專業的人說起話來就是不一樣,這也從反面說明了一個道理。
沒奪冠誰會理你?躲在歷史的角落裡吃灰去吧!當後人翻到這個時代的篇章,沒有奧布萊恩杯的註釋,你在這一頁中的地位永遠只是同時代球員的陪襯。
老帥本以為勸麥克楊改變積習生常的背身習慣是個曠日持久的工程,畢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之前就發現過類似的情況,科比自封黑曼巴之後聯盟裡的各種曼巴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老帥知道麥克楊不是驕傲自矜的性格,可對於說服麥克楊讓他“棄雞從龍”伯海姆教練心裡也沒什麼底。
“嗯,好吧。”
和老帥想象的堅決抵制的態度不同,麥克楊的反應稍有詫異就轉而軟化,順從了他的計劃安排。
金雞誠可貴,前途價更高。麥克楊很清楚要恰籃球這碗飯他就得聽從專業人士的專業安排,換句話來講,麥克楊知道老恩師的安排都是為了他好。
麥克楊駕輕就熟的動作展現是老帥早年逐幀分析卡爾馬龍錄影成果所得。
馬龍的動作不像司機渾然一體讓人找不到重點。他的殺球,哦不,他的轉身跳投動作可以被分成幾個步驟來依次學習。麥克楊聽從老帥的講解,按部就班的一個個的刻苦練。在比賽中慢慢改變動作節奏積累經驗,他習慣新動作的速度倒也不算慢。
“你看能不能...”
“先上車後補票?”伯海姆的小心思在斯隆面前暴露無遺。
老帥深諳‘讀書人的事情不算偷’的道理,乾脆不理會斯隆的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