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王面色鄭重,神情肅然,十分重視此事。

如今他可以說已經和鎮北王府綁在了一條船上。李墨、鎮北王府沒事,那汝南王府就算不能完全回複過往的榮光,也不會有什麼事。

而如果鎮北王府完了,那北廷恐怕也完了。

東平、西川若是得了天下,汝南王府可就沒有立錐之地了。

汝南王對此時自然格外關心,不過卻並沒有過分擔憂就是。

鎮北軍之前可就已經打敗過東平、西川、汝南三方聯軍的,鎮北之強毋庸置疑。如今汝南已經歸順,就憑東平、西川兩軍,又失了西狄、東夷的強大外援,就算如今鎮北軍也只餘一半人手,取勝又談何容易?

只要司馬笑能夠守到大軍回援,那大事就定了。

汝南王以為李墨會親自回援,誰知李墨並沒有此打算。

李墨對汝南王道:“江南如今初定,人心未穩,我如今離開卻是並不恰當。”

汝南王一想也是,以鎮北軍的戰力,只東平、西川兩殘部,的確也不一定需要李墨親自出手。穩住江南卻是非李墨不可。如今盡快讓南北聯合起來,才是最為要緊的大事。只要南北的關系徹底穩固,東平、西川就翻不起浪來。

汝南王心裡對李墨暗暗欽服,以往只道李墨打仗厲害,沒有想到,對大局的把握比他這個活了大半輩子的人還要清楚。鎮北王府有此子,何愁不興?一時又想到朱靖寒,雖然也出色,但比起李墨,卻差了一大截了。

以後,也該讓他多歷練歷練才是。

汝南王府在他的手裡估計就這樣的,今後的汝南王府只能看朱靖寒了。

汝南王起了這樣的心思,又問李墨道:“那世子打算派哪位將軍回援?”

汝南王一邊問李墨,一邊在心裡過濾著李墨帶來的眾將,嶽將軍十分勇猛,但他在前頭沖鋒慣了,似乎少了幾分穩重。雲將軍倒是十分穩重,但出身寒門,資歷似乎欠缺了點,還有何將軍,資歷倒是夠了,打仗也行,就是……

汝南王還在腦海裡過濾著人選。

卻聽李墨笑道:“此事就煩勞汝南王和朱世子走一趟了。”

聽到這話,汝南王忍不住瞪大了眼,震驚地看著李墨。他萬萬沒有想到,李墨會把這事兒交到他的手上。

只要司馬笑能夠守住,等到大軍回援,這事兒基本就定了大半。

而以司馬笑的才能,可能守不住嗎?

這幾乎是立於不敗之地的一戰。

而只要不敗,就是天大的功勞。等李墨將這邊的事梳理完畢,自然會有源源不斷的物資和人員補充進來,到時何愁不勝?

這份天大的功勞,李墨竟就沒有給鎮北軍的任何一位將軍,而是給了他?

憑借這一份功勞,汝南王府可以再興了!

不但如此,李墨還對汝南王說了他的打算,將重組汝南軍,交歸汝南王父子掌控,回複汝南軍過往的風采。

汝南王心潮澎湃,熱血無法自抑,他“啪”地一生起立,對李墨抱拳為禮:“末將領命,謹聽大帥調遣!”

此時,他不再是地位高過李墨的王爺、長輩。

在軍中,李墨是最高的長官,唯一的帥。

汝南王真心折服,無比感激。

翌日,汝南王帶鎮北大軍離開杭州折返鹿山,只留下小部鎮北軍和待重新組建的汝南軍。李墨則一面繼續會見眾杭州朝廷的相關人士,並發函要求各州縣長官分批前來杭州敘職,開始梳理安定南方。

到天黑的時候,李墨總算結束了這一天的忙碌。

他並沒有在杭州府為他準備的宮邸住下,也沒有回汝南王府,而是踏著星月,趕去了謝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