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局面搞不好就會變成一場大混戰,那這次的宴會可就成了笑話了。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這份遺詔我鎮北王府敢奉在公堂之上,任憑天下人前來鑒別,是非真假到時候自有公論。週三公子如果不相信的話,你現在就可以做第一個鑒別之人,上前一觀,看究竟是真是假。”

卻是李墨,此時站了出來,如此說道。

這一番話一出口,頓時讓鎮北王長舒一口氣,看著李墨的眼神無比安慰。果然不愧是他李贄的兒子,就是優秀,區區週三算什麼?不過小道爾。

鎮北王李贄是老懷大慰啊。

有這麼個兒子,真是什麼也不用愁了。

鎮北軍眾將聞言更是個個稱好:“對,世子說得好。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小子,你現在還有什麼話好說?”

西門霜看著李墨的眼中不禁異彩漣漣。

週三公子也深深地看著李墨。

這個人實在太可怕了,只一句話,就讓他創造出來的大好局勢毀於一旦。李墨不愧是李墨,盛名之下,果然不虛。

此時,週三公子知道他的計劃是失敗了,李墨既然敢將這份遺詔公之於眾,那這份遺詔的真假是無須懷疑了。就算他此時硬咬著這份遺詔是假的,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不過是拖延一下時間而已。畢竟,他週三可代表不了天下人,這份遺詔也不可能他一個人說是假的就是假的,他說了是假,到時別人都說是真,那他週三最後只會淪為天下人的笑話而已,就連周家的聲譽也會因為他而受損。

週三公子見勢不可為,倒也果斷。

“世子既然有如此大的氣魄,週三安敢再多加猜測?之前是週三無禮了,在此對王爺、世子謝罪,不過也是因為事關重大,週三必須慎重,還請兩位諒解一二。”

週三公子對著李贄、李墨一禮,想就此了結此事。

不過,李墨可不是這麼好忽悠的。

李墨的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

“得罪我和父親倒也沒有什麼,只是可憐蕭太後,為了大興的大義,慨然赴死。如今她的屍骨未寒,泉下有知,得知竟然有人無憑無據就憑空質疑她的遺詔的真實性,懷疑她的親人的品性,甚至將不惜千難萬苦,九死一生,將她的遺詔帶了出來的忠良同那些背祖忘宗的不義之徒相提並論,只怕蕭太後的英靈九泉之下,亦無法平息啊!”

李墨這話簡直說到了護國公蕭正的心坎上去了。

別人汙衊他無所謂,汙衊蕭太後卻叫他無法承受,蕭正的虎目中淚光隱隱。週三公子則如同芒刺在背,此時如果他沒有任何表示,傳了出去,他就成了不忠不義的無恥小人了。週三公子也不是一般人,當斷則斷,他立即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臣有罪!”

李墨見狀,對這週三公子倒也高看一籌,這個人機智果斷、能屈能伸,周家能夠趁勢而且倒也不是僥幸。

李墨當然可以藉此乘勝追擊,不過,角逐天下的大戲,若是少了對手未免也太無趣。

李墨一笑,就此收手,轉頭對蕭正道:“護國公,既然此事已了,就請大人繼續對我們宣讀太後的遺詔吧!”

說完,李墨一撩衣袍,當先跪下。

鎮北王李贄等其餘人等也隨後再次下跪。

這一次,場上除了手捧遺詔的蕭正之外,場上再無站立之人。蕭正大聲宣讀起太後的遺詔,嗓音微顫。

娘娘、姑姑,蕭正沒有辜負你的託付。

你的遺詔即將為天下人所知,你,可聽到了嗎?

至此,鎮北王府這邊算是大事已定了。之後,蕭正十分順利地宣佈了太後遺詔,結果卻是大出眾人的意料之外,太後既沒有選擇大皇子,又沒有選擇二皇子,四皇子當然更是不可能了,太後選擇的不是這些成年皇子,竟然是尚且年幼的六皇子,立他為太子,擇吉日登基,並且為六皇子指定了四位輔佐大臣,鎮北王李贄、首相王魁、輔相謝安以及汝南王朱振南等四人,由他們輔佐六皇子一同處理政務。

此旨意一下,頓時幾家歡喜幾家愁。

鎮北城自然是滿城沸騰,有太後的旨意,鎮北王府支援的六皇子酈世常才是正宗,其他三邊都是名不正言不順。

這天下的風雲,還是要看他們鎮北人的。

人人為之歡呼慶賀,對接下來即將到來的腥風血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想要大幹一場。而這個訊息也被人們以極快的速度傳播了出去,當然,這也是因為鎮北王府早就已經對此進行佈局的關系,幾乎鎮北城這邊遺詔才一宣佈,從鎮北到京都,甚至更南邊一些的地方,這個訊息就都知道了。

一些原本搖擺不定或者保持著中立姿態的地方的長官紛紛宣佈,遵從太後遺詔,支援六皇子繼位,形勢幾乎呈現一邊倒的趨勢。六皇子一飛沖天,聲勢無人可比,其他頗為引人矚目的大皇子、二皇子和四皇子一時之間黯然失色。

在發生了這件事之後,匆匆離開鎮北城的向炎、西門霜和週三公子個個臉色很不好看,他們被鎮北王府擺了一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