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太在一邊見了,就問:“怎麼啦,這副臉色?七姐兒那邊出什麼事了嗎?”

嘴裡雖然再問,二太太心裡卻有些不信。那桂花鎮不過是個小鎮,顧緋還對鎮上的人們有大恩,有誰為難他們不怕犯眾怒嗎?再說憑紅七的手段,有什麼事情是她解決不了的,還要寫信給紅二老爺。如果紅七都解決不了,那紅二老爺能有什麼轍?不是二太太小覷紅二老爺,事實上,紅二老爺當上家主之後,表現得比二太太所想的要好太多了,如今,家裡上上下下,對二老爺都是敬重的,二太太也很安慰。只是,二太太從來沒有想過拿二老爺和紅七去比,有些人,是根本就比不得的。

紅二老爺聽了二太太的問話,沒有開口,只是一臉沉重地把手裡的信遞給了二太太。

二太太連忙接過,立馬看了起來。看完,臉色和紅二老爺一樣,沉甸甸的。半餉,她問紅二老爺:“真的要離開京都嗎?”

二太太很捨不得,紅家好不容易才在京都站穩了腳跟,有了如今蒸蒸日上的局面。好不容易闖出的生意上的名號,好不容易打入的圈子,建立起來的關系,交到的朋友,還有兒子們如今的學業也在名師的指導下有了起色,大兒子更是同寧家的姑娘定了親,其他幾個兒子的婚事眼看也有了些眉目……

如果一旦真走了,這一切,說不定就都成了泡影。

紅家去了鎮北城,相當於在酈世亙和李墨的爭端中站了隊,而且紅家越做越紅火的生意也是,鋪子什麼的帶不走,這一留下,還有紅家的份嗎?絕對是以謀逆的罪名充公了。那些昂貴的布料、那些配飾,全都打水漂了。能帶走的只有一些銀票,尤其想到最近還又新買了鋪子和田莊,京郊外的莊子也正建得如火如荼,為了有個體面的去處,以後也好招待別人來玩,根據紅七的設計,所耗的銀錢也不是一分一厘。

這一走,只怕紅家的家業憑空縮了一大半。

饒是素來對錢財並不太看重的二太太都覺得十分可惜。

就算不說損失的金錢,還有那些人脈呢?這可不是有錢就能夠買到的,錢沒有了可以再賺,這關系沒了就是真的沒了。

紅家選擇了離開京都,到李墨的地盤,而其他人又沒有紅家面臨的困境,肯定不可能丟下這份基業的。那肯定是要同紅家斷絕關系的。

最讓二太太心痛的是寧彩若,寧家在京都,還可能把寧彩若許配給紅俊才嗎?那簡直就是欺君之罪,不想活了。這門親事多半就黃了。

對寧彩若二太太是一千個滿意一萬個滿意,憑自家兒子的這份資質和紅家的家底,想要再找個寧彩若這樣的姑娘,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兒。

想到這一切一切,二太太打從心底裡就有些抵觸紅七的提議。

她不死心地對紅二老爺道:“也未必會像七姐兒所說的那樣吧,七姐兒不是已經離開鎮北王府了嗎?咱們同那李墨也沒有什麼關系啊!遷怒到咱們府上,沒有道理啊!再說,如果真出了事,鎮北王府、霍府、寧府、還有現在倍受今上重視的襄王府,不都是咱們的親家嗎?不看僧面看佛面,聖上怎麼也不至於把事情做絕吧?而且這麼一走,那就真的沒有回頭的餘地了,如果最後勝的不是鎮北王府,而是今上呢?到時候,我們紅家豈不是會遭到滅頂之災?今上就算是這麼上臺的,可畢竟姓酈,這是姓酈的天下,而且還有著東平王府、汝南王府的支援,單憑一個鎮北王府也未必是他們的對手。如果鎮北王府失敗了,到時候咱們又會落得個什麼下場?”

二太太分析道,越分析她越覺得紅七的這個決定也許是錯的,越覺得自己想的有道理,她急切地說著,不知道是想要說服二老爺,後還是想說服她自己。

紅二老爺其實又何嘗捨得。

不過,他的想法卻是與二太太不同。

他對二太太道:“你說的的確有道理,就算是我,也是這麼覺著的,我也不願意離開京都,放棄好不容易掙來的這份基業。但碰到這種事兒,指望親傢什麼的,那就別提了。再是親戚,也是別人家,不是自己家。能幫的自然會幫我們,但如果涉及到這種大事兒,他們也是有心無力啊。你想想,以前咱們家出事兒,七姐兒被那李墨帶走的時候,汝南王吭過一聲嗎?這也不怪他,聖命難違啊。換成咱們也一樣只能這麼做。那次都如此,這回可是涉及到皇室與鎮北王府之間的事兒,恐怕他們更要避嫌了。汝南王府都如此,別人家那就更不用說了。”

紅二老爺這麼一說,二太太也嘆了口氣。

她又何嘗不知道,靠別人都是虛的,只有自個兒擁有的,才是實實在在的。只是在這種大事上,紅家實在是說不上話,除了指望別人,還能如何?

紅二老爺又接著道:“而且,你想,在這種大事兒上頭的眼光,咱們哪一個及得上七姐兒?比起相信我自己,說實在的,我更相信七姐兒一點。她既然覺得有這份必要,那可能性應該是相當得大。如果咱們不聽七姐兒的,事情真的發展到那一步的話,到時候那是後悔都晚了,沒有誰救得了咱們。這一家子就斷送在我的手裡了。如果真這樣,到九泉底下,我也無顏見母親她老人家啊!”

二太太聽到這裡,就明白了紅二老爺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