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這個問題時,二太太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其實二太太在京都也替紅三談了不少人家,其中有些也是很不錯的,但最後都卡在紅三的出身上了。這不算是什麼天大的秘密,稍微打聽一下,都能打聽出來。

紅七搖了搖頭,她還真忘了這事兒,還好二太太提了出來。這樣的事兒還是早些說清楚得好,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這世間沒有永遠的秘密。與其到時候秋家從別人那裡聽說此事,還不如他們主動告知得好。

當然,也可以先隱瞞,到時候生米煮成熟飯,秋家後悔也晚了。

但這並非紅七所願,紅三如此優秀,不需要如此委屈自己騙婚。秋連城不行,再找別的好了。只要肯花時間,投入精力,不信找不到個合適的。

二太太、二老爺也是這個意思,該說清楚的還是說清楚得好,親事談不成就談不成,犯不著到時候親家搞成仇家,有些事是不能勉強的,勉強說不定還會招來禍患。

當初的周家,如果紅七病了之後,他們先提出退婚,也不至於引出後來的禍事了。吸取了那次的教訓,現在紅家再議子女們的親事時,態度就不再如同以往那般急功近利。當然,這也有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紅家的地位同以前也不一樣了,交往的人不一樣,見識也不一樣了,比起以往,考慮得更加長遠,而不是隻看一時的得失。

意見一致,第二日,紅七就派人去了秋家,請秋連城來見二太太。

秋連城在兵營中當差,並不在家中。秋夫人得了信,喜得不行。二太太為了紅三的親事親自來了鎮北城,那說明紅三雖然是個庶女,但也是得到看重的,不是那種無足輕重的。雖然說秋家是看中了紅三這個人,對別的什麼並不是太在乎。但紅三的條件比預想得更好一些,誰會嫌多的?

秋連城得了訊息,立馬向上官告了假。

他身為中高階的武官,比起一般計程車兵,要自由許多,請假還是相對而言比較容易的。再加上大家都知道他婚事上頭艱難,一聽是未來的丈母孃來了,自然是大開綠燈。

秋連城心情急切,不過還是回了一趟秋家,梳洗了一下,又換了一身衣服,收拾打理得精精神神的,這才往鎮北王府而來。出門之前,秋夫人更是叮叮囑咐,生怕秋連城一不注意,在二太太面前落下了壞印象,影響了這門親事。

二太太見了秋連城,看其外貌,觀其談吐,在心裡頭暗暗點頭。難怪紅七能看得上,的確是個好男子。

二太太以前見的那些公子,同他一比,全給比下去了。雖然是個武將,也不是那種目不識丁之輩,詩書方面也頗有涉獵。二太太有意說一些典故歷史,雖然不是都能夠接得上來,但也能對上個六七成。以武將來說,相當難得了。

拋開他死了三個老婆,有了三個孩子的事兒,秋連城個人的條件,真是沒得挑的。二老爺見了,想必也會滿意的。

二太太心裡的滿意,秋連城是看不出來的。

二太太本來性子就冷,情緒十分不明顯,同秋連城第一回見面,又是長輩,自然有長輩的架子。一開始就立馬同人熟絡,是三太太的作風,可不是二太太的。

所以,秋連城心裡挺緊張的。

尤其是聽二太太嘴裡冒出來的那一個個典故啊歷史事件什麼的,他更是暗暗叫苦。裡頭許多東西,他聽都沒有聽說過。

這個時候,秋連城後悔以前看的書太少了。

早知道丈母孃會這麼博學,他真該好好看書的。如果好好的婚事最後毀在這上頭的話……

秋連城擔心得額頭都冒汗了。

二太太對秋連城如此模樣,卻更為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