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乍起,一片落葉再也禁不住這份摧殘,飄落了下來。

李墨的眼裡滿是警告。

他的女人,容不得別人的覬覦。

朱靖寒本來覺著莫名其妙,紅七是他的小妾這件事情,大興王朝,還有不知道的人嗎?他原本想回一句“關我何事”,話到了嘴邊,不知怎麼地,出口就變成了。

“她,也這麼認為嗎?”

此話一出,兩人的視線在空中交彙,如同刀劍相鳴。

這份對峙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很快,下人就來請朱靖寒了。兩人就此作罷,一同離去。兩人卻並不知道,在他們二人離去之後,一道人影,從柱子後頭,轉了出來。

淡雅的身影,卻是柳如是。

她是朱靖寒內定的未婚妻,這府裡小時候朱靖寒的娘還在世時,是京城來的,熟悉得同自家沒有什麼兩樣。長大了因為人言,來得雖然少了,不過,汝南王府的變化並不多,找個地方對她來說還不成什麼問題。

柳如是是同父親、母親一起來的,柳翰林自然是在男賓那邊,柳如是同上官夫人見過了老王妃,上官夫人在那裡陪老王妃說話,柳如是就來過來探探紅大和孩子。上官夫人因為同故王妃姐妹情深,因此對紅大心裡總有那麼些芥蒂,平日裡也素來是能不見就不見得好。不過,她倒是沒有反對柳如是過來,不管怎麼說,總是名義上的婆婆。柳如是同她關繫好些,不會有什麼壞處。

上官夫人心裡其實也清楚,紅大是先王妃過世之後才入府的,同先王妃的死沒有任何關系。只是,每回想到玉環姐姐去世才一年,汝南王就娶了後妻,還是個年紀這麼小的,又對她這麼好,再想想姐姐嫁了汝南王這多年,卻總是聚少離多,最後好不容易汝南王因為受傷,不到處跑了,結果,好日子沒過兩天,就去了。兩相對比之下,上官夫人這心裡的一口氣,就總是平不了。心裡也有時候想著,就算是為了女兒,也應該同紅大好好相處才是,可這心裡的梗卻老是解不開。

柳如也知道母親的這點心思,若是別的女兒家,未出閣的女兒單獨見婆母,說不定扭捏之下,就不來了也有可能。

柳如是卻不是那般小家子氣的女子。越是因為母親如此,她反而越應該來。要不然,親家如此怠慢,別人知道了,該如何看紅大?紅大心中豈能不生隙?

因此,柳如是就自個兒來了。

她對這裡地頭熟,也就謝絕了丫頭帶路的好意,自個兒一路走來了。剛剛要進去的時候,沒有想到,朱靖寒他們也來了。見還有別的男子在,柳如是就躲了起來。不曾想,卻聽到了剛才的那一番對話。

為什麼他不否認呢?

是了,否認等於認輸,以他的傲氣,是有可能不會。再說,他也根本就沒有承認啊?

靖寒和紅七?

怎麼可能?

他們才見了幾次?而且,紅七論理,還是朱靖寒的長輩。

不可能會有這麼荒謬的事情的。而且,紅七和顧緋的事情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想到這裡,柳如是不覺失笑,搖了搖頭。

自己都在想些什麼啊?竟然不過聽別人的三言兩語就開始懷疑東懷疑西的。這麼多年的情份,朱靖寒的人品,自己還不清楚嗎?再說,紅七,那樣大氣的女子,也不是會做這種偷雞摸狗事情的人。

什麼時候,自個兒也成了自己最不屑的那種小心眼的女人了?

真是丟臉。

還總是在母親面前鎮定自若的,沒有想到,不過遇到這麼一點事情,就可以讓自己懷疑起朱靖寒。

柳如是暗暗地告誡自己,再不可如此了。

疑神疑鬼的女人,最讓人討厭了。

將先前不該有的思緒拋開,柳如是的臉上重新露出了微笑,朝紅大的屋子走去。雖然客人基本上都在老王妃那裡,都知道紅大需要休養,因此,一般的人也不會來煩她。就是有那交情好些的人家,老王妃多半也攔了。不過,再攔,也不能攔紅大的娘啊!好不容易來一趟,總要看到女兒好好的,這才能放心地回去啊。

當然,也是因為紅家來了京城後,頗為知理,很少來王府打攪,更不像有的親戚,今天來求官,明天來求財,當初,知道紅家要來京城定居,老王妃還真是擔心了一下。還好,紅家並沒有所想的那般不堪。

如今,紅大又生了兒子,這地位同過去又有所不同了。在母親的心裡,總要生了兒女,才感覺這媳婦真個是婆家的人,不會再那麼擔心她一個勁兒什麼事多想著孃家了。

因此,這個體面,老王妃還是要給的。

雖然三太太強忍著,並沒有提出要來看紅大。老王妃仍然她們一來,就叫人領了她和紅八來後頭,至於紅家其他的人,還是攔了。老王妃還等著紅大養好了身體,再給她生第二個孫子呢,自然將她的身子看得格外重要,不想她還沒有好的時候,就為這些應酬的事傷神。

所以,紅七來的時候,三太太、紅八兩個都在,正在同紅大說話呢。幾個見著紅七來,分外地欣喜。雖然已經知道紅七醒了,但沒有見著,終究有些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