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真正有著皇室血脈的王爺們,相反,卻混得並不怎麼風光。

雖然爵祿啥的,都十分豐厚,僕從如雲,揮金如土,可是,手裡,卻既不掌兵,也不任職,地位固然尊貴,可是,手裡卻沒有什麼權。就連親兵,都是皇帝配給的,人數就幾百不超過一千,過了,就準備等著皇帝的申飭吧!

這一制度是立國的時候,由始皇帝定下的,為的就是避免如同前朝那般,出現什麼八王之亂,最後,好好大好的河山,竟然敗在了自個兒的內爭之上。

當時,也有朝臣顧慮:“這樣固然可以防止皇族內鬥,但,若是四大異姓王最後生出了異心,那可如何是好?”

始皇帝聽後大笑:“如果朕的子孫如此無能,在佔了大義的情況下,還連自個兒的江山也坐不穩。那麼,這江山,也該易主了。”

四大王府,可以說是始皇帝留給後世子孫的一個警醒吧,免得最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從目前開來,始皇帝的這個策略,應該算是有效的,因為大興建國數百年,果然沒有出現過皇族造反的事情,實現了皇權的平穩過渡。而四大異姓王,雖然不知他們的心裡究竟如何想,但的確這數百年來,一直都未有謀反之事。

作為異姓王,不佔正統大義,除非皇族失德,民不聊生,要不然,他們深受如此大恩,還造反的話,民心所背,只怕成功的希望極低。

尤其,其中的汝南王府,從開國起,就同皇室有密切的關系,一直以來,對皇室都忠心耿耿。有汝南王府於京城坐鎮,哪個,敢輕舉妄動?

而有幾個異姓王府的存在,歷代繼承王位的皇帝,雖然不至於兢兢業業,勵精圖治,不敢有分毫懈怠,但是,也的確沒有哪個皇帝敢做得太過,穩就怕一個不小心,搞得天怒人怨,到時,這幾座大興的屏障柱石,只怕,立馬就成了豺狼虎豹。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興實現了前朝難以想象的數百年的和平,並且,越來越興盛起來。

所以,連皇帝都對幾個異姓王府心存忌憚,從來都是客客氣氣的相待,極盡地優厚,好得讓幾個王府都不好意思造反,一造反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會罵他們狼子野心,沒有良心的畜生。

在鎮北王府世子李墨明顯心情差到極點的時候,這各個還要看皇帝的臉色日子才好過的王爺們哪裡敢同這個連皇帝都要敬著的李墨對著幹,讓他不高興呢?

所以,這些日子,歌也停了,舞也歇了,絲竹管樂聲一點兒都不聞,各個過得同苦行僧一般。

你說,他們的心情能好嗎?

他們的心情一不好,這各府裡又能有好日子過嗎?

不知多少下人受了無妄之災,被打腫了屁股,或者,打折了腿。

在這樣的情況下,眼看著救星來了,也難怪他們如此失態了。

至於問大人能不能救紅七,這個問題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中。那可是據說天生神人,連死人都可以救活的問氏一族的人,當朝的國師呢,怎麼可能救不活?

問天在鎮北王府的門前停下時,這個訊息,也被一個個下人立馬稟報給了各個府裡的主子。當然,李墨也收到了這個訊息。

鎮北王府的府門大開,李墨親自迎接國師問天入府。

一個轉角處,一角白袍一閃,消失了。

李墨也是第一次看到問天,這個傳說中的天生神人、國師。

據說問氏一族具有神秘的力量,可以生死人、肉白骨,可以預言未來,可以溝通鬼神。當初,始皇帝就是在問氏一族的祖先的幫助下一統天下的。問氏也成為大興王朝的國師,具有超然的地位,面君而不敗,不須聽取皇帝的命令,來去自如,不受任何約束。並且,他們如果有任何需要,在不關繫到國家存亡、江山社稷的前提下,必須無條件達成。

這些,都是寫進了大興王朝的律法的。

同四異姓王也一樣,問氏也是大興王朝另外一個奇怪而顯赫的存在,甚至比四大異姓王地位更為超然。

“不知國師大人從何而來,受誰的請託?哼,真是好大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