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個道理,紅家的人都明白。

紅七,她們可以說得,可以怨得,可以怎麼樣,但是,紅家的女兒,還容不得外人說三道四。

尤其,還是將紅七同一個妓子比較,大大地超出了她們的底線,讓人忍無可忍。

大太太惱道:“這些京城裡的人,都怎麼回事。家主都已經定親了,同那李墨有什麼關系?為什麼就是不肯放過?”

二太太就冷笑道:“笑話!都說我們紅家是小地方來的,沒有見識。我看這些京城裡的人,才個個荒謬得緊。拿清清白白的好人家的女兒去同那等用嘴說說都嫌髒的人比,他們的腦袋一個個是被漿糊糊了嗎?”

二太太估計是給這話真氣著了,把京城的人貶得一文不值。卻是忘了,她自己也是京城出生,京城長大的,標標準準的京城人。不過是後來嫁到清河縣這個旮旯角落地兒。

三太太也怒道:“那個李墨,真不是個東西。上次的事不說,現在竟然這樣荒唐,分明是故意的,欺負我們紅家拿他無可奈何。仗著他鎮北王府的勢,行為這麼缺德,總有一天,他一定會受到報應的。”

“就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盛到了極點,必然會衰敗。我就不信,李墨這小子能囂張一輩子。“

四太太也十分惱火。

紅七因為李墨受累,也會連帶著影響到紅家其餘的女兒。

紅家好不容易在京城開啟了局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眼看著在太師府的照拂下,紅家漸漸地朝好的方向發展。甚至,老郡主十分上心地提供了幾個很不錯京城未婚子弟的情報,都是品性比較好,比較靠得住的,而且,家裡還受過老太師、老郡主的恩惠。那些夫人們因為老郡主的關系對紅家都表現得十分友善,其中有兩個,更是對紅九表示出了一些興趣。

雖然家世不及太師府那麼顯赫,但經過了周家的變卦之後,四太太的想法也有了些改變。這太過勢大的人家也未必好,若是將來女兒在那家過得不好,孃家連出個頭都辦不到。就像周家,一翻手,差點就害了紅家滿門,但是沒有辦法,及不上人家勢大,這份苦水也只有往肚子裡吞,說個理兒的地方都沒有。

因此,四太太現在覺著若是這家門風好,模樣人品好的話,家世這上面,不那麼顯赫也是可以的。到底,做母親的想法還是更偏向女兒的幸福一些。這兩戶人家,都在四太太的考慮範圍之中。

偏在這個時候,出了這事,四太太擔心會影響那兩家夫人對紅九的看法,這火,比其他幾個太太還要大上幾分

在外頭,人人敬慕的大英雄李墨大人,到了紅家,卻成了過街老鼠,人人都喊打的角色。

可是,再惱火,對身為鎮北王府世子以及大將軍的李墨,小小紅府又能又什麼辦法?

幾個太太心裡其實也知道,不過是實在氣不過,這才聚在一起大大發一頓牢騷也好出一口氣罷了。要不然,她們非得內傷不可。

說到這裡,幾個人心裡對紅七更添了一成佩服。

碰到這樣的事兒,換了別的姑娘,還不個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跟個淚人兒似的,嚷著要上吊要跳河了。可是,紅七卻彷彿根本就不知道這件事似的,有條不紊地安排著節日的事情。任外頭如何沸沸揚揚,驚濤駭浪,她就像那定海神針一般,完全不為其所動。

也因為她的這份始終如一的平靜,紅府的一切都在正常運轉當中,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好像只要有紅七在,再大的浪,都翻不起天來。

與外頭的風風雨雨相比,紅家,反而安靜地驚人。

就是幾個太太,雖然心中氣憤,但擔心,卻還真不大有。其實,想想,應該是要擔心的,那可是鎮北王府啊!若是因為對紅家把紅七許給太師府而震怒的話,不知會如何。幾個紅府也不夠鎮北王府拿捏的。

可是,看著紅七每日坐在議事廳,每日聽著下人們的彙報,發下一道又一道的命令,那鎮定自若、風雨不驚的模樣,所有的擔心不知不覺就消失了。

到了這個時候,幾個太太才驚覺。

不知不覺中,在她們都沒有發覺的時候,她們原來已經這麼依賴這個才十幾歲的家主了。這一次,如果不是有紅七在,紅府裡頭,不知亂成什麼樣子了。

而如今,只因為有紅七在,就算她什麼也沒有做。但只要有她在,紅府就亂不了。

就是老太太在,只怕,也無法達到這樣的效果吧?

二太太暗想。

因為二老爺而對紅七起的怨氣逐漸地開始散去。經過這次的事,她才算漸漸看明白了,對於紅家,現在的紅七意味著什麼。

她的地位,無可取代。

二太太就對幾個太太提議道:“我們也去家主那裡看看,有沒有什麼我們能幫得上忙的吧?”

本來,家裡日常的事務,是由三太太主要負責,四太太輔助,大太太監督,二太太負責獎懲的。可是,因為前些日子的事,幾位太太心裡都有些不舒服,存了給紅七一些教訓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