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華此話一出,現場出現了詭異地寂靜。

因此,突然出現的聲音並不高,也並不甚大,但卻讓人聽得格外地清楚。那是極為好聽的女聲,帶著迷惑、好奇。

“請問,什麼是‘瓊花驅逐令’啊?”

切!

眾閨秀聽了這話,皆忍不住在心裡翻了個不雅的白眼。誰這麼小白啊,連“瓊花驅逐令”都不知道,也敢來瓊花宴?哪戶人家的情報這麼可憐,連這種基礎知識都沒有被普及?

所謂的“瓊花驅逐令”起始於約六年之前的瓊花宴吧,那一屆,某個閨秀為了吸引眼球博出位,做出犯了眾怒的事情,引得所有與會閨秀們的不滿。於是,那一屆的榜首召集眾人,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不再視那個閨秀為瓊花群美中的一份子。

這一個決定做出以後,參與瓊花宴的任何一個閨秀都不再與那個閨秀一起玩,不再同她說話,甚至,連眼神都不再與她交會。

雖然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地將人趕出瓊花山莊,但也差不多了。那個閨秀最後無法忍受這種無視,自己提前離開了瓊花山莊。

後來,這道命令就被稱之為“瓊花驅逐令”。

為了以防再出現類似的事情,這後來就成為了一個傳統。若是有與會閨秀犯了眾怒,只要與會的閨秀們超過一半的人同意,就可以發布“瓊花驅逐令”。

瓊花宴的忌諱並不多,基本上十分自由,不是有志於最後四強的,大可以當成個度假,結識年齡相當,水平相當的朋友,順便相個親什麼的。

只這一個需要特別注意一下。

所以在來之前,家裡基本上也都會告誡一下,免得真出了事,臉上就不好看了。

這人竟然連這個也不知道,實在是無知啊!

而且,無知也就罷了。

無知不是你的錯,可無知還不懂掩飾就是你的錯了。身為一個合格的大家閨秀,偶爾無知可以,但怎麼可以不懂掩飾呢?這是比無知更大的錯啊!!!

這個時候,眾人還沒有意識到問出這個小白問題的人是誰,都還在四下觀望,想要找出問出這種白痴問題的這個小白是誰,好劃清界線,列為拒絕往來戶。只是,在這兒的人實在太多,一時之間,哪裡能夠找出那個人來?

不過,正所謂“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小白不愧是小白,不用眾人去找,她就自個兒燈火闌珊下了。

只聽,那聲音又繼續好奇地問道:“話說,能不能請問一下這位不知姓甚名誰的小姐,我做了什麼事?為什麼要對我下‘瓊花驅逐令’啊?哦,對了,我明白了,”那人一拍手,恍然大悟:“我怎麼說也是執瓊花帖而來的客人,能對客人下驅逐令的,當然是主人了。這位,想必就是你們這瓊花山莊的主人——平陽公主,我猜的對不對?”

眾閨秀先還抱著半看笑話半鄙視的心態,聽到第一句時,總算明白這人是誰了。不就是那個敢怠慢所有人的瓊花樓主人嗎?也難怪會做出這種得罪所有人的事情了,還以為是某個自以為厲害,不把別人看在眼裡的狂妄、不知天高地厚的白痴,原來不是,卻是個缺心眼的白痴。

到了此時,她們對這瓊花樓主人的怨氣倒少了一些。誰會同個缺心眼的傻姑娘計較呢?那不是把水準降得同她一樣低了嗎?

真不知哪個家族,竟然把這種白痴放到這裡來丟人現眼。

開始,眾人是這麼想的,但越聽,卻越有些不對勁起來。怎麼越到後頭,這話越鋒芒畢露了起來?一連幾個質問,讓等著看笑話的眾閨秀的臉色變得凝重,眼中的鄙視也收了起來,帶最後一個問題出口,眾人倒吸一口氣,心中竟然生出幾分寒意。

這問題,問題太毒了。

這不是明擺著指責蔣麗華竟然越俎代庖,沒有那個身份,卻代公主逐客。這簡直是大大地犯上啊!

言辭如此鋒利,不知不覺中引人入彀,這人若是白痴傻子,她們這些人不是比白痴傻子還不如?

“瓊花驅逐令”雖然是眾閨秀心中都認可了,但說到底,卻只能暗中預設,是不能拿到臺面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