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只要能夠參加,不說別的,容貌這一項,是可以打包票的。

對於大多還盲婚啞嫁,由父母作主,婚前可能連老婆面都見不著的眾男子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所以,就是不能在裡頭奪得好名次,也不愁沒有好人家來求娶。這比什麼媒婆說的話都管用。

另外,雖然這是以品評女子為主的春宴,但到場的年輕男子也很多,甚至有的時候,連皇子們也有突然興起跑來的。據說,當今的太子妃就是在“瓊花宴”裡一鳴驚人,然後讓太子一見鐘情,最後由皇帝賜婚。這段良緣是京城裡人人樂道的美談。不少家世略差些,卻容貌、才情過人的姑娘都或多或少做著這樣的美夢,說不定,自己就會成為下一個皇子妃也說不定呢?就算不是皇子妃,皇子側妃也行啊。

正因為這,每一屆的瓊花宴炙手可熱,一帖難求。甚至有些豪商為了自家的女兒,不惜高價相求,只可惜沒有門路。幾百張說是多,可京城數百萬人口,達官貴人的女兒、孫女、親戚女兒、侄女、外甥女兒……他們都不夠分了,哪裡還輪得到這些豪商出錢買啊?

偶有他們得到的,也多是跟那些名門沾些親帶些故的,機緣巧合之下,對方家裡原本打算出席的小姐突染微恙,臨時又沒有條件好的女兒可以頂上,條件不夠的去了也只是丟臉,最後才給他們撿了便宜。

不曾想,紅七這一得,卻足足十幾張。

一般人哪有這樣的好事,只怕是那些名門勳貴的千金,一心要同紅七較個高低,要讓她丟臉呢,所以纏著家裡硬是勻出來一張。卻不知別家也是打這個主意,結果鬧出這等叫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想都已經這個時候了,這些帖兒照說應該已經有主兒的,這樣弄出來,不知多少未能參與的閨秀哭紅了眼呢,若是讓那些求而不得的富豪知道了,只怕連跳河的心都有了。他們求一張而不可得,紅七這裡竟然有這許多張。

就是紅大,本來也想為紅七弄一張瓊花帖的,只是瓊花帖是當年的瓊花宴結束一月之後,就開始發來年的新帖,而老太太原也沒打算這麼早過來京城,紅大以為趕不上今年的,汝南王府那邊雖有幾個庶女,也算過得去,卻離瓊花宴的水準差得甚遠,去了也是自討沒趣。紅大就沒有費這個心。

後來又因為老太太的事情,忘了這一茬,等最近這件事兒又聽人提起時,卻是已經遲了。瓊花帖都已經有主了,也只能嘆氣不已了。

不曾想,她放棄了,天下卻白白掉餡兒了。

紅大搖頭失笑不已。

紅七聽到紅大先前的話,眼睛卻是一亮,嘴角一彎,笑得像個狐貍一般。

“大姐姐你說,那些豪商肯出多少高價買一張帖子?”

“你要賣帖子?”

紅大先是吃驚,畢竟以前從來不曾有人這麼幹過,得到的人寶貝還來不及了,家世好的不缺錢,好不容易託了關系才拿到的,也不是太差的人家,誰肯做這種掉份兒的事?再說,只要女兒的身價高了,攀上個好人家,比這一次性的買賣不強千倍萬倍?所以,這種事兒,紅大是聽都不曾聽過的。

但仔細一想,紅七手裡有這麼多,就是紅家女兒全去了,也用不著這麼多,餘下的白白浪費也是可惜。還不如賣了狠狠賺上一筆。

紅家在京城要立足,錢當然是越多越好。紅大雖不知老太太有多少身家,但想也想得到,紅家這些年過得充裕,靠的是幾個姑奶奶的聘禮,田、和鋪子的租子。這些在清河縣只要打理得好,一輩子富足無虞不難,但到了京城,人際往來要錢,自身體面要錢,這些打頭就不說了,就是柴米油鹽、姑娘的胭脂水粉也比清河縣要貴上十來倍。若是沒有進益,只怕沒得幾年就會入不敷出了。

紅七能想得長遠,早早意識到這一點,也是紅家的福氣。就是紅大,一時也沒有想到這一頭上。畢竟,這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只是,紅大也有一重顧慮。

“你的想法是好。只是,若是給旁人知道了,別人的非議不說,只怕平陽公主也會非常不高興的。咱們才來京城,卻是不好得罪了她。而且,讓別人覺得我們一心鑽在錢眼兒了,對紅家的名聲也不好。畢竟是要在京城長遠立足的,這方面也要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