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文姨娘一回去,就對著她的丫頭杏花幸災樂禍地道:“哈,這回太太可倒黴了。竟然得罪了紅七。她不瞧瞧,紅七是她能惹得起的嗎?也不看看,紅七一個同四房決裂的孤女,竟然短短幾個月,就能讓老太太重視她到如此地步,甚至把家産都全留給她,讓她執掌紅家。太太竟然去跟她鬥,那不是找不自在是什麼?我看,她以後的日子難過呢。說不定還連累五小姐跟著她倒黴。”
說到這裡一嘆:“五小姐倒是個不錯的。平常對我這個姨娘都是客客氣氣的,有時候得了東西也不忘送過來跟她那個小氣無腦的娘倒是截然不同。生在大太太肚子裡倒是可惜了。若是二太太、三太太肚子裡出的,定會有一番造化的。”
杏花也為文姨娘歡喜不已。跟了哪個主子,自然是巴望那個主子好的。若是文姨娘起來了,她也能跟著得不少好處。
她就慫恿道:“姨娘,現在大太太不得七小姐待見,正是姨娘和少爺的好機會啊。若是少爺能得七小姐看重,給少爺一個差事,那姨娘和少爺就在紅家翻身了。以後,那些在下人也不敢小瞧我們了。”
文姨娘聞言,眼睛一亮:“多虧你這個丫頭提醒,要不然我還真沒有想到。的確,這七小姐剛剛當上家主,肯定是需要臂膀的。內院的人多,咱們也不敢指望。可外頭的差事,總要人幫襯著吧。以前在清河縣,地方小,人也少,沒有多少交際。可這京城大不一樣,以後肯定上門的客人也多,人際往來也多,這人情也多,要採購的東西也會多。這樣,原來的人手肯定不夠用。這人多了,肯定外院也需要主子主事,那些奴才不看著,還不知道會搞上門鬼,事情也辦不好。這樣,秀兒也就有機會了。本來他就在家裡最大的庶子。二太太家的嫡子,肯定不會來管這些庶務,還要上學呢。三太太房裡的老八年紀還小,也派不上什麼用場。二少爺又不知下落……”
文姨娘越說越歡喜::“對對對,這件事情絕對有門。只是,秀兒還跟著老爺在道觀,人都不在這裡。真是,都這個時候了,怎麼偏偏人不在呢?唉,早知道會有這麼好的機會,真不該讓他一直跟著那個無用的老東西的。”
文姨娘後悔不已。
老太太對嫡子都沒有家裡的小姐們重視,庶子的待遇就更不怎麼樣了。雖然不會刻薄,可是,也沒有格外的什麼好處。大太太對文姨娘視如眼中釘,當然更不會對她的兒子好了。眼看兒子一天天大了,也沒個出路。文姨娘心一橫,送他去了道觀服侍大老爺,美其名曰盡孝。其實是想服侍一場,等老頭子過世的時候,也能給他們娘倆留些東西,以後有個出路。
“快快快,給我磨墨,我要給秀兒寫信,讓他回來趕這個天大的機緣。”
杏花高興地應了一聲,臉兒微紅。
三少爺總算要回來了。這麼久不見了,也不知道三少爺有沒有長高,瘦了沒有。住在道觀裡,肯定吃的不怎麼好吧?
姨娘也是的,好歹在紅家,再怎麼是庶子,也是少爺。紅家的規矩嚴。下人嘴碎說兩句不中聽的話是有的,可是再過分的,就不敢了。其他的待遇沒有誰敢剋扣,吃的用的,比嫡出的少爺們是差一點,但比起小戶人家的公子,就不知強到哪裡去了。
在家裡多尊貴,偏姨娘不知哪根筋抽了,送到道觀去,連跟去服侍的兩個小廝也給趕回來了一個,粗使的下人更是一個也不留。聽說,少爺還要親自做飯……想起了福貴回來送信時說的,杏花就是好一陣心酸。
杏花心思起伏,手裡的動作倒是不慢,很快就給磨好了。
文姨娘提起了筆,心中千言萬語,最後落筆,幹脆利落地幾個大字:“我兒速回”。完畢,就要杏花拿去託人送。杏花走到了門口,她又叫了回來,加上了幾個字“娘病危。”滿意地拍手:“這下好了。”
這個兒子,貌似跟那老東西處出真感情了。三番五次叫他回來過節什麼的,他都不肯回來。不過,這回總該回來了吧?
文姨娘的眼中滿是期待。
一會兒,又興奮地跳了起來翻箱倒櫃,不時嘴裡唸叨著“這個不行”“這個也不行”“這個肯定是看不上的”,“這個還可以”……
看來,是在找送紅七的東西。可憐天下父母心,都是為了子女在操心哇。
類似文姨娘這種的,府裡也還有不少。大家都不是傻子,機遇來了,都想抓住,抱住紅七的粗大腿。
比較起來,三太太還是比較平靜的。
三太太的女兒是汝南王妃,紅家住的這處宅子都是汝南王幫忙找的,如果不是汝南王,憑紅家,想要住在這裡都不可能。更不用說打進上流圈子了。那是想都不用想了。
所以,三太太大有穩坐釣魚臺的架勢,一女在手,天下我有。不過,對於紅七,她也不敢小看。誰知道紅七以後是不是又是一個王妃呢?以紅七的樣貌,未必沒有可能。至於老太太留下來的家産,出身富裕的三太太,還真不饞這個。反正她也沒有兒子,犯不著當那個出頭鳥來得罪她以後前途可能遠大的紅七。當然,這是建立在紅七不來招惹她三太太的基礎上。若是紅七不識相,那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現在,三太太更操心的是女兒紅八。
紅八來了京城,就一直打不起精神,悶悶不樂。
三太太不用猜都知道她這是為了哪出。只是,再怎麼樣,那個梅書瀚也是不行的。一個小小的縣令之子,能有什麼出息?中了進士還差不過。兩個女兒都嫁入了勳貴人家,這第三個,三太太想跟書香門第聯姻,最好還是在京城。這樣,還能常常見面。而且,若是碰到什麼事了,當孃的、當姐姐的也能關照一二。
要不,讓她二姐回來了開導開導她?
紅而從去年就不在京城了。因為侯府夫人的三妹生了重病,她們姐妹感情極好,偏偏那個妹妹嫁的遠,得了信之後,侯府夫人一下子急病了,病得嚴重,哪裡還取得了?
二公子就自告奮勇,替母親去探望,因為侯府夫人的三妹年紀也不大,還沒有子嗣,同她丈夫單獨在任上。夫人怕他們男人不細心,女主人病了沒了精力,下人就懶怠了。因此特意叫二公子帶了細致擅於照顧人的紅二過去。過去的時候,聽說那三姨都快沒了。可誰知道,二公子和紅二一到,好像福星到了似的,在紅二的細心照顧下,半隻腳進了鬼門關的三姨猶如神助,竟然真的一天一天漸漸地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