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自負到以一人獨戰兩位大宗師的年輕人走出那處小院,臉色煞白,但神態看起來不錯。

早已經在書院外某處牆根蹲守了一夜的小太監捧著兩張熱氣騰騰的蔥花大餅,一張放在嘴裡咬著,一張捏在手上,正左顧右盼。

等見到那年輕人從遠處走過來之後,小太監才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小跑兩步,來到葉如晦身旁,將一塊大餅遞給他,他仰起頭開懷問道:“葉先生你這一架打了這麼久,對手肯定是個了不起的大宗師吧?”

葉如晦接過大餅咬了一口,含糊不清的說道:“兩個老頭子,都不容易對付。”

聽著對方居然是兩個,小太監就有些不高興,他鼓著腮幫子的小臉露出些憤懣的表情,只不過很快就看了葉如晦一眼,沒有多說。

葉如晦伸出一隻手,摸了摸他的頭,笑著說道:“其實這兩場假都是我自己故意去找的,前一場還好,只不過這後面一場,不管對面有幾個人,其實我都想著打一打,畢竟心裡有些氣,不發出來心裡不舒服。只不過怎麼都沒想到,這兩位老頭子,都和那位書院掌教差不多厲害,要是天機閣把這兩位排進去,像什麼北海王還有那個不像是劍士的夏秋都要被擠出天下前三了。只不過這好像也沒什麼意義,畢竟這份榜單說的再多,也還是有幾個真正厲害的在榜外啊。”

想起了李長風,葉如晦狠狠咬了一口大餅。

這位才是當世最強手啊。

打了一晚上架的葉如晦揉了揉臉,轉過頭去看了一眼看不見的小院,昨晚那一架,他到底是一點都沒有留手,因此這一架,讓那兩位都受了不輕的傷,特別是那冉無序的師父落紅塵,更是起碼一年半載都牽動不了氣機,而他自己好似沒這麼嚴重。

葉如晦笑了笑,順便解下腰間懸著的古劍,扔給小太監,笑著說道:“幫我揹著,對你練劍有好處。”

從現在開始,他就要開始用劍氣淬鍊這小太監的身子了。

小太監接過不輕的古劍,很快便背在了身後,他身材不高,這古劍不短,背在背後之後,感覺隨時都要拖到地面上,樣子十分滑稽。

葉如晦緩步而行,輕聲道:“練劍練劍啊,這除去要有天資,要有機緣,還得要有名師,要是再有點神功秘籍就更好了,你這小傢伙天資不錯,機緣再說,名師劍閣更是多的是,神功秘籍就更不用說了,劍閣那些劍譜你幾輩子就看不完,那現在你這小傢伙一起去看看有沒有你的機緣,還是直接往青城山去?”

小太監不笨,既然現如今自己都已經背上葉先生的劍了,肯定就不能亂走了,他先是答應下來跟著葉如晦走之後,很快便問道:“葉先生,我看著宮裡的辛先生都是有一個劍童負責捧劍,那現在我是不是就是你的捧劍童子啊?”

葉如晦搖搖頭,笑道:“辛白味這傢伙打架不厲害,倒是喜歡講派頭,你見著這厲害的劍士有帶過劍童的?李青蓮帶過還是葉長亭帶過?”

小太監搖了搖頭,仔細一想,這好像還在真是葉先生說的這個道理,這前後兩位劍仙都真沒有劍童。

只不過說起這劍童,小太監很快便想起一件事,“葉先生,這李劍仙和葉劍仙都是劍仙,你現在這麼厲害了,都能打的過天下第一的書院掌教了,為啥他們不叫你劍仙啊?”

小太監問出這個問題之後,滿臉希冀,想聽到答案。

葉如晦停下腳步,一本正經的想了想,這才輕聲笑道:“大概是我那位小叔太過厲害了,搞得這江湖上都把劍仙的標準弄高了不少,我這現在這點成就,說不上劍仙兩個字了。”

小太監點點頭,深以為然的說道:“對對對,葉先生的叔叔,那位葉劍仙真的很厲害,以前入皇宮的時候沒一個人攔得住,宮中的前輩都說這是啥風流,我搞不清楚,但我估摸著陵安的好些姑娘肯定都喜歡那位葉劍仙才對,葉先生……”

葉如晦眼見這小太監又要問起他,連忙擺擺手,輕聲道:“這個問題別問了。”

小太監哦了一聲,情緒有些不高。

葉如晦見此,哈哈笑道:“我告訴你啊,這青城劍閣有一塊劍碑,碑上刻著不少名字,但是比起這世間出現過的劍士,可還是一點都不多,上面的每個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劍士,要想能在死後把名字刻上去,一般劍士肯定是不行的,只有那種很厲害很厲害的大劍士才行,你上了青城山之後,拜過了師門就得去看看,然後你以後練劍也該想著要和這劍碑上那些大劍士一樣厲害才行。所以你以後就得好好練劍了,練好了劍肯定也有許多姑娘喜歡你。”

小太監嘆了口氣,很快便堅定點頭。

此刻在這小太監心中,練劍成為天下頂厲害的大劍士就是重中之重了。

葉如晦把雙手放在腦後,沒有多說,只是臉上始終有一份笑意,他的江湖快要走到頭了,然後這些小傢伙的江湖還沒開始,也不知道這傢伙最後能走到什麼地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依著葉如晦來看,以後的江湖,不去說太多,出彩的肯定有以女子之姿成就宗師境界的柳青,然後那個許久不得訊息的不與和尚肯定也有一席之地,柳登科很有機會成為江湖劍道魁首,然後就是小豆角和思塵,最後還有這眼前的小太監,至於其他人,估計就真沒有辦法了。葉如晦忽然想著,自己打那一架之前是不是得先和這世上的第六境大宗師都打一遍?

不過很快他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別說這些傢伙在不在陵安,就算是都在,他真都打過一遍,肯定也就半廢了,到時候遇上李長風,就是個死。

他看著遠處,惆悵唸叨,“最後一步怎麼走?”

小叔葉長亭的一步步登山他學不來,就算是學來了也沒用,這不是他的劍,走著也不順暢。可除此之外,這世上他真是不知道還有誰是怎麼踏足第七境的。

他無趣的面對著一個問題,就是要怎麼去走最後一步。

水到渠成這種說法,好似在之前的境界內還算是不錯,可現如今這第七境,對此好像一點都行不通啊。

最後,這位年輕大宗師乾脆自言自語說道:“要不去劍閣看看,那座劍冢興許有用?”

不過片刻,他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雖說尚未踏足第七境之前,肯定那李長風捨不得他死,可是他真是有些覺得這陵安或許才是破境的一線契機。

小叔的劍開天門放在陵安,不無道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