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車廂,就看到如往常一般,隨行計程車卒開始埋鍋造飯,不久之後,便有炊煙升起。

葉如晦正要過去如以往一般,和士卒們一起生火做飯,卻聽到身後傳來一道聲音。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葉如晦聞聲轉頭,只看見在不遠處車廂旁,那位以往嗜酒的翰林院抄書郎正拿著一本書。

葉如晦緩緩向這位抄書郎走過去,其實這不是葉如晦第一次看見這位抄書郎,每次車隊停下生火做飯,除了葉如晦要出來幫忙以外,這位抄書郎也總會出來靠在馬車旁看一看士卒做飯。

至於其他人,幾乎除了路過城鎮,車隊要採購一些物品的時候才出來一次,其餘時間,都不曾下過馬車。

葉如晦輕輕開口說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當年文軒閣學士趙老夫子年近八十卻偏偏納了一房小妾,而這女子不過年方十八。

成親當日,趙老夫子對著美豔小妾所作此詩,傳出之後一時間在士林之間都笑言老夫子真性情,唯獨孫老爺子聽說以後才作後面一詩並譏諷趙老夫子為老不尊,氣的老夫子臥床三月,至於有幾分是氣的,幾分是羞於見人,就不是世人可以揣測的了。

葉如晦一向喜歡看些閒雜書籍,在藏書閣翻看的時候,才看到有這個故事。

翰林院抄書郎吳君生仔細看了看一身布衣的葉如晦,沒有在他身上看到象徵著品階的玉佩。

不過他倒是沒有絲毫輕看葉如晦,這也是吳君生同其他同行官員的不同之處。

他開口問道:“公子也知道孫老爺子這趣聞?”

葉如晦點頭笑道:“在書院的時候,閒暇時在藏書閣裡看書的時候看到過。”

書院,藏書閣。

心思縝密的吳君生抓到了這幾個關鍵的字眼,早在出陵安之前,便聽說書院要派學生一同前往,只不過這些天吳君生也不曾想到這個沒事幫士卒生火做飯的年輕人會是書院的學生。

吳君生點頭道:“原來是書院的高徒,對於書院,君生倒是欽佩的緊,不知道公子是哪位先生門下?”

葉如晦搖搖頭,說道:“在下的老師不是書院的教習先生,在書院裡不過是在藏書閣看些閒書罷了。”

說起老師,葉如晦沒來由的一陣失落。

(本章完)

喜歡餘楚請大家收藏:()餘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