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思塵不思塵(第1/2頁)
章節報錯
世人皆稱當世四大宗門中,只有這北匈王庭和青城劍閣最食人間煙火。
前者是北匈國教,也是北匈的實際統治者,而劍閣雖然在世間有著萬劍之宗的稱號,但並不是太過孤高。
劍閣立閣七百年,先後出了無數的大劍客,不過近百年,最出名的無非兩人。
第一位是南唐劍仙李青蓮,這個號稱詩劍酒三仙的風流子,一生幾乎沒有為什麼事牽掛過,攜一壺酒一柄劍橫空出世,第一戰就名滿天下,不是因為其他,只因為僅這一戰死在他劍下的北匈高手就達十數人之多。
北匈同中原相同,都曾設有一份榜單,囊括的有本國境內的江湖高手,不說是不是全面,但能上榜的人想來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可在當日,這死的這十數人中,有數人都在這份榜單之上。
這下,李青蓮的名字便徹底傳開,等到李青蓮在大楚江湖上風頭正盛的時候,後知後覺的天機閣才把李青蓮的名字第一次放在榜十人之中,而這也是這十人中,唯一一個用劍的宗師。
之後的百年江湖,雖說也有層出不窮的風流人物,可站在頂峰的始終是這個高興時候喜歡長吟“危樓高百尺,伸手可摘星。”不高興時喜歡一劍定生死的絕代大劍客。
當時的江湖,李青蓮就像一座大山,亙在所有的後來人之前。
按理說,有了李青蓮這等絕代劍客,對於劍道應該算是萬幸,可事實恰恰相反。
當年的江湖,除李青蓮之外,再無一位可以媲美他的劍道宗師,劍道凋零,不復當年光景。
畢竟有李青蓮在,對於無數後來人來說都是一座揮之不去的陰影。
當時的江湖,任何人只要學劍,領進門的師傅一定會對他說這樣一句話。
“劍道盡頭誰為峰,一見青蓮皆為空。”
也就是這樣一句話,使無數後來人不敢學劍,因為對他們來講,學劍一生都沒機會過這位劍道宗師,豈不是很無趣?
李青蓮彷彿也看到劍道晦暗的現狀,大醉三日,在月圓之夜,入水撈月,再不見蹤跡。
李青蓮之後,劍道彷彿像再見光明,開始冒出一位又一位劍道宗師。
不過劍道如此,始終沒有一人能夠力壓群雄,一奪這劍道魁。
當時江湖中刀道由湯槐安和樓知寒領銜,因為這兩人一個生於大魏,一個生在南唐,故號稱南北雙絕。
而劍道則是群雄逐鹿的局面。
直至葉長亭橫空出世,才讓世人驚歎,劍道一途仍舊可以有人一騎絕塵而去。
這位被譽為李青蓮第二的劍道天才,才弱冠之年的葉長亭第一次上劍閣便拔出了劍閣甲子沒有人能夠拔出的古劍陌上草。
至此之後,葉長亭的名字彷彿就和破境有了關係,兩年之後入第三境,一年之後再入第四境。後來幾年之間破境勢頭漸緩,不曾再入第五境。
就在世人都以為這位劍道天才怕是要花費十年二十年才破得開這第五境的時候。葉長亭偏偏又在而立之年破入第五境,而且據說,這破境的心魔,在葉長亭面前,也就是一劍的事。
至於之後,這位世上最年輕的第五境宗師一次又一次入皇宮,至於為何,無人知曉。
不過,至此以後,葉長亭在劍道上,已經無人能與之比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