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書友留言,說少年郎應喚寧缺。此時我幡然醒悟,我應與寧缺背道相馳。)

或許很多年以後,後世在研究葉如晦的生平的時候,都不會現,這個在史書留下重重一筆的男人,曾經有過如此往事。

那時候,天下安定,有一個老人在偏遠的洛城後面的那座小溪山上,對著一個滿是雜草的小墳包輕輕呢喃道:“先生所謂少年意氣,不過如此。”

……

……

茶几乎是要喝完了,而話也幾乎是要說盡。

葉如晦的心不在此處,茶水也就感覺著索然無味。看著周圍的環境,葉如晦此刻只想快些離開。

喝完最後一杯茶後,葉如晦起身,從懷裡摸了些碎銀出來,放在桌上。

不過還未得到他張口,姑娘也就先出了聲,“既然覺得茶水一般,本來是不該收銀子的,但是這裡也是幾月未曾開張。也罷,你可識字?”

葉如晦點點頭,輕輕回道:“自然是會的。”

雖然他不知道姑娘是為了什麼,但是他還是點了點頭,沒有多說。

姑娘笑了,輕輕道:“那感情好,你幫我寫一封信,就當是抵了這茶水錢。”

葉如晦面露難色,輕輕開口說道:“出門在外,我並沒有帶著筆墨。”

“無妨,雖然這裡說不上是什麼書香之地,但筆墨自然是有的,你稍等片刻。”

看著遠去的姑娘,葉如晦心神一陣搖曳。

男人見到漂亮女人總要邁不動腳才對。

可惜,葉如晦只能算個少年,所以他只是搖曳而已,並沒有其他想法。

等到姑娘將桌子收拾整潔,將筆墨放上。葉如晦緩緩坐下,研了研墨,蘸了筆。

筆是狼毫筆,紙是普通宣紙,而硯臺也只是普通貨色,不是什麼珍貴的東西。

一切準備就緒過後,葉如晦正了正身。

才開口問道:“寫給誰的?”

姑娘臉色一紅,彷彿有些嬌羞,許久才輕輕道:“寫給我未婚夫。”

葉如晦雖然心中有些詫異,但並沒有表現出來,他點點頭,在紙上寫上信的開頭:

意映卿卿如唔

他用的是大楚最常見也是最常用的小篆,這種字型,曾被南唐詩仙李青蓮稱為“金石有異,靈氣滿篇。”

李青蓮一生就多用此字型。到了晚年更是推崇備至,也正是因為李青蓮的緣故,小篆才得以風靡全國。

而葉如晦的先生也是很推崇這種字型,那個老人當時問他要學哪種字型。

葉如晦指指行書卻被老人狠狠一下,於是葉如晦也就只有用小篆了。

不過後來,老人還是教了他其他幾種字型。

想到這裡葉如晦有些痴了,那個老人,自己是再也看不到了。

其實由這幾個字就可以看出來,

葉如晦的字中正平和,不是什麼大氣磅礴,反而以平淡見長。

是大楚最流行的小看著便使人很舒服。

就像吃慣了山珍海味後,再吃農家小菜一般。

雖無山珍海味般味道鮮美,但依然是別有一番風味。

看著葉如晦寫下幾個字,姑娘探過頭來看了看,看的很認真,可惜終究是不識字,便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