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座城門,北邊是雲鹿書院的張慎、李慕白、許新年等人在守,對手是前雲州都指揮使楊川南。

魏淵記得,此人出身武將世家,明面上是王黨的人,三十出頭時,被任命為雲州都指揮使,與他沒有太多交集,但魏淵記得楊川南父親楊召。

是個極擅長統兵、攻城的將才。

楊家有一本《破城十二計》的兵書,從楊召祖父那輩開始著書,傳承三代,到楊召手裡才真正寫完。

據說此書將古往今來攻城之計歸類統合,劃分為十二計,若是公之於眾,楊家足以在兵法史上留下一筆。

不過這本書從著成之始,便被定為“一家之學”,不傳外人。

“今日得見,名不虛傳。”

魏淵看了眼遍佈裂痕北城牆,已經不適合再繼續守下去,至多一炷香時間,張慎等人便改退走了,與南城一樣,改位巷戰。

西邊是恆遠、楚元縝率領禁軍和蠱族殘餘戰士負責鎮守,此處戰況最穩,屍蠱族拉起一支悍不畏死的屍兵,配合暗蠱部神出鬼沒的暗殺術,接連打退雲州軍。

對於西城門這邊,魏淵只要保證充足的炮彈和滾木支援。

東邊是打更人金鑼們率領京城十二衛,以及禁軍五營中的百戰營鎮守。

此處戰況最慘烈,面對的是玄武軍的重甲士,這些武裝到牙齒的悍卒,火銃和箭矢無法傷其分毫。

依仗法器重甲、戰刀,連精銳中的精銳,皇城禁軍都不是他們對手。

配合雲州方的四、五品武夫,可謂所向披靡。

好在四品高手不多,城牆儲存完好,還能堅持。

守衛最薄弱的南城,在魏淵故意網開一面的情況下,已經失守。

魏淵在南城埋了大量地雷,民房裡藏著兩千甲士,主幹道架了十六座火炮,百姓早已清空。

雲州軍一旦深入其中,大奉軍就順勢關門打狗,給予痛擊。

但戚廣伯一直穩打穩紮,只派不多不少的部分兵力進攻城南,一邊於守軍鏖戰,一邊摸清路況。

京城道路複雜,摸不清路況就一頭扎進來,很容易被大奉軍依靠地形優勢,分而化之,各個擊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倒是不錯的帥才的。”

魏淵一邊冷靜下達命令,根據各處情況調派人手,一邊關注渾天神鏡內的畫面。

“觀照寇陽州!”

魏淵沉聲道。

渾天神鏡一邊叨叨著廢話,一邊映照出寇陽州的情況。

之所以不照許平峰,是因為這超出了渾天神鏡的能力範圍,會遭到反彈。

而寇陽州是己方盟友,不會拒絕魏淵的觀照。

魏淵掃了一眼,微微搖頭,並非寇陽州和許平峰的操作有什麼問題,事實上,兩人都是高手,互相見招拆招,極為精彩。

只是仍然難逃武夫與其他體系戰鬥時的窠臼,所以沒有過於驚豔之處。

大概也只有許七安這種手段迭出的武夫,才能打破武夫和其他體系戰鬥時,誰都奈何不得誰的窘境。

不過,魏淵注意到一件事,兩人越打越往內移,朝著皇宮方向而去。

“觀照姬玄!”

魏淵下達命令,讓渾天神鏡轉移了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