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稱帝(第2/4頁)
章節報錯
“元景昏庸無道,背叛祖宗,背叛百姓,故,吾殺之。
“元景死後,大奉風雨飄搖,寒災洶湧,雲州叛軍趁勢而起。永興軟弱怕事,為保自身地位,割地求和,連祖宗都可以背棄,你們以為,這樣一位無能之君,真的可以撐起岌岌可危的朝廷?
“高祖皇帝歷盡艱辛,才打下這片基業,你們忍心看著他毀於永興之手?
“為什麼殿內諸公願意陪我清君側,為何王黨和魏黨勢如水火,卻肯在此刻冰釋前嫌?為何外面的將士,願意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也要逼永興退位?誰對誰錯,你們捫心自問。
“到底是誰背棄祖宗?”
譽王微微動容,他身邊的、身側的親王郡王,張了張嘴,似想反駁,卻找不到合適的言語。
許七安接著環顧諸公,掃過那些擁躉永興帝在官員,沉聲道:
“青州一戰,數萬將士馬革裹屍,好不容易拼掉雲州精銳,諸公卻一紙文書,將他們的努力付之一炬,爾等食朝廷俸祿,做的可是人事?
“國庫空虛,維持軍費和朝廷運轉,本就艱難,永興為了眼前的和平,自斷生路。諸公非但不勸誡,反而樂見其成,促成和談,一肚子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裡了?
“割讓富含鐵礦的禹州,盛產糧草的漳州,給雲州叛軍送糧送鐵,唯恐大奉滅亡的不夠快?永興自欺欺人,爾等跟他一樣,都是廢物嗎!”
怒斥聲在殿內迴盪。
跟著許七安造反的銅鑼銀鑼,以及各衛甲士,握緊了手裡的刀,義憤填膺。
近日來,朝廷與雲州和談的事,流言蜚語傳遍京城,但凡是有一腔熱血的人,心裡都是不平的。
自古物不平則鳴。
這下,文官也和宗室一樣,被懟的滿臉羞愧。
但文官擅長口舌之爭,有人不服,低聲道:
“可連監正都死了,我等有何辦法?今時今日,除了議和別無他法,還有誰能抵禦雲州超凡高手。”
一道道目光落在許七安身上,看他怎麼回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是他們沒有骨氣,而是大奉已經處在岌岌可危的境地,他們的選擇,是形勢所迫,絕不承認許七安說的話。
“那就讓我來!”
許七安語氣陡然拔高:
“讓前線殺敵的將士來,讓願意為大奉拋頭顱灑熱血的男兒來。大奉是亡是興,由我們說了算。而不是你們這些只會在廟堂逞口舌之爭的文弱書生決定。”
他繼而看向在場的甲士:“諸位,可願為中原,為大奉,戰死沙場!”
殿內,持握兵器的甲士轟然應聲:
“願隨許銀鑼戰死沙場!”
許七安環顧周遭文官,冷笑著嘲弄道:
“倘若本銀鑼戰死了,大奉甲士折戟沉沙,爾等再投降,也為時未晚。”
再無人說話。
這時,許七安伸出手,語氣平靜:
“來!”
殿外,一道黃澄澄的流光呼嘯而來,把自己送入許七安手中。
鎮國劍!
它依然選擇了許七安.........這一刻,皇室宗親、勳貴、殿內諸公,愣愣的看著這把高祖皇帝的佩劍,鎮壓國運六百載的傳世神兵。
他們眼裡有驚愕、有無奈、有反思,也有欣慰。
時隔三月,繼先帝隕落後,鎮國劍又一次選擇了許七安。
殿內陷入死寂,再也沒有人出言反駁、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