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途中(第1/5頁)
章節報錯
出了十萬大山地界,平原、湖泊等漸漸多起來,組成豐富多彩的地貌。
在《九州地理志》裡,南疆可以籠統的劃分為兩大區域,分別是“十萬大山”和“極淵”,兩個名稱代表著兩個雄踞南疆的大勢力。
萬妖國和蠱族。
“為什麼《九州地理志》上沒有寫南疆的美食?”
慕南梔盤坐在小溪邊的岩石上,捧著一本藍皮書,專心致志的閱讀。
苗有方和紅纓護法負責料理食物,白姬趴在一邊等吃的。
“那你就要問儒聖了。。。”
許七安在她身邊坐下,笑道:“可能儒聖不愛美食吧。”
《九州地理志》是儒聖踏遍九州,歷時三年所著,比較簡單的記錄了九州各地的山川地貌、河流分佈,以及民俗特點。
後來的《大奉地理志》是儒家後人模仿儒聖所著。
慕南梔信以為真,說道:
“不過山川地貌,還有散落各處的部族,記錄的倒是挺詳細的。”
她看著看著,忽然嘴角抽搐一下:
“這都是些什麼蠻夷野人?”
南疆部族無數,少則幾百人,多則數千人,像星星灑滿天空一般,散佈在南疆各地。
他們的習俗非常奇怪,在慕南梔看來,簡直是不開化的蠻夷。
許七安拿過《九州地理志》,凝神一看,上面寫到南疆西邊三百二十里有一個部族,曰“犬神”,該部落有一個習俗,男女成年後,必須與一種叫做“角犬”的怪物成親,結為伴侶。
從此一起生活,一起打獵,生死相依。
許七安再往下看,發現這種叫做“角犬”的怪物,特點是群居、通人性,兇猛好鬥。
就生活在“犬神”部族周邊區域。
“這是大自然的選擇啊。”
許七安站起身,一手握書卷,一手負背,擺出教書先生的姿態,給慕南梔科普:
“任何習俗和文化的誕生,都與周圍環境有關。可以說,環境決定了文化。比如咱們中原的農耕和北方妖蠻的遊牧,是環境所決定的。”
慕南梔聽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蹙眉道:
“那,那他們和角犬成親也是環境造成的?”
“書上說了啊,“角犬”這種怪物,生性好鬥,又通人性,它們無疑是極好的夥伴,你就理解成了搭夥過日子吧。”
“那他們怎麼繁衍後代?”
慕南梔眨巴一下眸子,裝模作樣的擺出天真無知的表情。
不知不覺,話題就帶了點顏色.........許七安嘿嘿道:“我就知道你最好奇這個。”
慕南梔瞬間破功,紅著臉“啐”了一口,裝不下去了。
“我覺得這更像是一種比較尊重的馴服,角犬通人性,有相當高的智慧,不是尋常犬類能比,所以無法馴服。在與我們中原接觸後,犬神部族發現“成親”是相當隆重的儀式,於是模仿了這種儀式,以表示對角犬的尊重。而角犬也接受了這種儀式。”
許七安給出自己的判斷,這裡的成親和中原人族理解的成親可能不一樣。
“那你再往前翻三頁。”
慕南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