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莊殺人滅口的人是否為幕後真兇?”

“在湘州連犯命案的目的是什麼?”

許七安放下筆,仔細分析:

“如果昨晚殺人滅口的是幕後之人,那麼他她)完全有能力埋伏柴賢,將他剷除。可幕後之人沒有這麼做,如果幕後之人是柴杏兒,不應該將柴賢除之而後快?”

這裡又出現了矛盾。

整個案子,有三處矛盾的地方,如果柴賢是兇手,那麼柴府兇殺案和後續的大肆殺戮案是相互矛盾的。

基於這個矛盾,凸顯出了柴杏兒這個既得利益陷害柴賢的可能性。

但昨晚小山村的滅門案,又一次與“柴杏兒是幕後兇手”這個推測發生了矛盾。

第一階段的案情,柴府兇殺案,將嫌疑人鎖定為柴賢。

第二階段的案情,湘州命案頻發,將嫌疑人鎖定為柴杏兒。

第三階段的小村莊滅門案,又減輕了柴杏兒是幕後之人的嫌疑,讓案情變的更加撲朔迷離。

“柴嵐呢?柴嵐去了哪裡?

“假設,柴杏兒是幕後黑手,但小山村滅門案是柴嵐乾的,那麼前面的推測就勉強可以成立,不用推翻。但柴嵐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不能做這樣的推測,柴嵐至始至終都沒有出現,也沒有與她相關的線索,冒然做出這樣的假設,只會把我帶入死衚衕。”

分析到這裡,許七安隱約覺得哪裡不對勁。

這是一個老偵探的直覺。

許七安腰背後仰,靠在椅背,閉上眼睛,這個過程保持了十幾分鍾,他睜開眼,心裡已有答案。

混亂!

對,柴家案子最大的問題在於混亂,處處都有矛盾,但真正讓他意識到不對勁的,是動機!

“所有的矛盾在於動機不合理。柴賢殺柴建元的動機不合理,小村莊滅門案的動機不合理,殺那麼多人只為留下柴賢,動機同樣不合理。

“給人的感覺就像大炮打蒼蠅,柴賢若是個痴情種子,肯為柴嵐弒父,那麼只要藏好柴嵐,以此為人質,他就不會離開湘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這個案子另有隱情,不是表面那麼簡單。

“追本溯源,從柴家開始查起........”

許七安抖手點燃紙張,讓它化作灰燼,隨手丟入洗筆的青瓷小水缸,離開了客棧。

............

半個時辰後,客棧的掌櫃坐在櫃檯後,撥弄算盤,整理賬本。

耳邊傳來溫和的,唸誦佛號的聲音:

“阿彌陀佛!”

掌櫃抬頭看去,是一個有著西域人特徵的和尚,穿著便於出行的納衣,沉穩內斂。

“大師要住店,還是打尖?”

掌櫃的笑容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