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半闕七律驚大儒(第2/3頁)
章節報錯
“好詩,好詩啊....”他喃喃道。
“為何只有半闕?”兵法大家張慎見自己的學生沒有繼續吟誦,忍不住開口詢問。
......許新年嘴角一抽:“此詩只有半闕。”
只有半闕?!
在場的讀書人立刻瞪大眼睛,難以接受這樣的話。哪有寫詩寫一半的,這還是人嗎?
“無妨無妨,半闕已是驚為天人。”紫陽居士平復情緒,笑容深刻,“許辭舊,這首詩,可有名字?”
“沒有!”
許新年保持高傲,委實是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只有保持孤高的姿態,才能讓人不再追問。
“莫急莫急,”紫陽居士笑容反而擴大了,“這首詩是為我送行的,可對?”
許新年點點頭。
“不如老夫替你想一個。”
大國手李慕白和兵法大家張慎忽然明白他的用意了,心裡恰了檸檬似的。
“那就叫《綿羊亭送楊恭之青州》如何?”堂堂大儒,眼裡透著期待。
“尚可!”許新年下意識的傲嬌一句,繼而察覺到自己態度缺乏恭敬,補充道:“全憑先生做主。”
“無恥老賊。”
“哼!”
兩位大儒更酸了。
“這就是造化。”紫陽居士朗聲大笑,得意洋洋的朝兩位還有作揖。
詩詞衰弱的如今,這首詩流傳出去,定會引起儒林轟動,被天下學子傳唱。
紫陽居士名聲也會隨著水漲船高,關鍵是,他這番操作,相當於把自己的名字和這首詩繫結了。
倘若這首詩成為傳世之作,紫陽居士的名字也將流傳千古。
此等佳作,傳世是極有可能的。
在兩位大儒看來,最不要臉的是,許新年以學生的身份贈詩師長,詩名中是不該出現名諱的,當以“字”或“號”來代稱,只有同輩或好友才能把名寫進詩中。
可見這個此賊為了揚名已經不要臉皮了。
讀書人最大的夢想是什麼,修身治國平天下?不,這是理想,不是夢想。
千百年來,讀書人最大的夢想只有一個:青史留名!
兩位大儒要嫉妒的質壁分離了。
身為師長的張慎意識到這首詩可能並非自己學生所作,但他沒拆穿,學生能得到紫陽居士的青睞,是自身的造化。身為老師也覺得高興。
在學子沸騰的議論聲裡,許新年咳嗽一聲,如實相告:“老師,兩位先生,此詩非我所作,另有他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討論聲霎時間停歇。
三位大儒表情各不相同,張慎恍然,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李慕白似是吃了一驚,甚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