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還是太子之時,先帝對朕忌憚防備,朕地位不穩,整日戰戰兢兢。是淮王一直默默支援著朕。只因我倆是一母同胞,手足情深。

“淮王當年手持鎮國劍,為帝國殺戮敵人,保衛疆土,如果沒有他在山海關戰役中悍不畏死,何來大奉如今的昌盛?爾等都該承他情的。

“山海關戰役後,淮王奉命北上,為朕戍守邊關,十多年來,回京次數寥寥。淮王確實犯了大錯,可畢竟已經伏法,眾卿連他身後名都不放過嗎?”

被元景帝這般“粗暴”的打斷,群臣一時間竟找不到節奏了,半晌無人說話。

但沒關係,堂上永遠有一個人甘願做馬前卒,衝鋒陷陣。

鄭布政使大聲道:“陛下,功過不相抵。淮王這些年有功,是事實,可朝廷已經論功行賞,百姓對他愛戴有加。而今他犯了十惡不赦的大罪,自然也該嚴懲。否則,便是陛下徇私枉法。”

元景帝暴喝道:“混賬東西,你這幾日在京中上躥下跳,詆譭皇室,詆譭親王,朕念你這些年勤勤懇懇,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一直忍你到現在。

“淮王的案子還沒定呢,只要一天沒定,他便無罪,你詆譭親王,是死罪!”

“陛下!”

王貞文突然出聲,打斷了元景帝的節奏,揚聲道:“鄭布政使的事,容後再說,還是先商議淮王的事吧。”

元景帝深深看了他一眼,目光掠過王貞文,在某處停頓了一下。

像是在回應元景帝似的,立刻就有一人出列,高聲道:“陛下,臣也有事啟奏。”

眾官員循聲望去,是禮部都給事中姚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眾所周知,給事中是職業噴子,是朝堂中的瘋狗,逮誰咬誰。同時,他們也是朝堂鬥爭的開團手。

果然,這回也沒讓人失望。

姚臨作揖,微微低頭,高聲道:“臣要彈劾首輔王貞文,指使前禮部尚書勾結妖族,炸燬桑泊。”

堂內微微騷動。

諸公們面面相覷,臉色怪異,這幾天,王貞文率群臣圍堵宮門,名聲大噪,堪稱“逼死皇帝”的急先鋒。

他在此時遭遇彈劾,似乎.........是理所應當之事。

不過,就事論事,前禮部尚書確實是王黨的人,到底是不是受到王首輔的指使,還真難說。

桑泊案的內幕,其實是前禮部尚書勾結妖族,炸燬桑泊。而妖族給出的籌碼,是恆慧和平陽郡主的屍體。

透過這對苦命情侶,揭露梁黨的罪行。

本質上就是黨爭,妖族充當外援身份。

王首輔對此真的一無所知嗎?對此,諸公心裡是打問號,還是畫句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接著,姚臨又公佈了王貞文的幾大罪行,比如縱容下屬貪汙受賄,比如收受下屬賄賂.........

桑泊案不提,後邊羅列出的幾條罪狀,確實是板上釘釘。

兩袖清風的人,當的了首輔?

誰願意跟著你幹。

陛下是打算殺雞儆猴.........諸公心裡一凜,儒家雖有屠龍術,可君臣之間,依舊有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

元景帝不是少年皇帝,相反,他俯瞰朝堂半個甲子了。

王首輔抬起頭,見元景帝冷冰冰的看著自己,當即不再猶豫,沉聲道:“臣,乞骸骨”

元景帝眼中厲色一閃,正要開口,就在這時,御史張行英出列,作揖道:

“陛下,王首輔貪汙受賄,禍國殃民,切不可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