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好。”她笑著說。

一陣帶著泥土潮氣的風兒吹過,送來她圓潤清亮的聲音。

她天生一把好嗓子,幼時父親教她讀書,每每聽她背誦經文總要笑著贊她:“畫兒實在適合做教書先生,聽這音兒都不好意思不去讀書。”

幾個小蘿蔔頭從石凳上蹦下來,規規矩矩給她行禮:“先生早。”

顏青畫揮手叫他們坐下,自己則把一塊顏色青黑的石板架在早就準備在那的石頭底座上,從旁邊的罐子裡用木條沾了些生灰。

村子裡條件艱苦,要不是老村長眼光卓絕,孩子們連字怕都沒得認識。

顏青畫沒有翻開那本珍貴的三字經,而是把它擺在石凳上,叫孩子們都能看見那本書。

她捏著木棍,開始在石板上寫字。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石板很小,也不過就寫這幾個字便滿了,她寫完回望學生們,一個字一個字教他們讀。

村裡的孩童一共就這八個了,五男三女,一個個高矮不一,卻都瘦的可憐。

天不慈,最難熬的便是孩子。

坐在最前面的是個女娃娃,她年紀最小,卻是最聰明的一個。

顏青畫剛讀完兩遍,她就跟著磕磕絆絆背誦了下來。

“紅丫真聰明,背的很好。”顏青畫笑著誇她。

紅丫羞赧地低下了頭,穿著草鞋的小腳在石凳上搓了兩下,沒吭一聲。

坐她旁邊的高個男娃是村長的孫子,濃眉大眼很是開朗,聞言就去推紅丫:“先生誇你呢。”

紅丫這才細聲細語道:“謝謝先生。”

顏青畫又瞧了瞧他:“平子是哥哥,更要好好讀書。”

王三平用力點點頭,大聲答:“知道了先生。”

顏青畫心裡嘆了口氣。

即便是好好讀書,又有什麼出路?

她自己很迷茫,不知道為何村長叫她給村裡的孩子們教書,她沒有其他營生,只當村長可憐她無依無靠,給她一條活路。

然而教到現在,她卻越發喜歡上這一份差事來。

老村長已是知天命的年紀了,若不是村子裡青壯都不在,他也不能這麼大歲數還在任上。

他這會兒正跟其他村民下地回來,路過榕樹便遠遠望了一眼,很是欣慰地點了點頭。

跟在他身後的男男女女一共三十來人,女人居多,男人大多腿腳不太方便,一看便是當時徵兵被刷下來的。

有個三十來歲的大嫂見了這景兒,不由笑道:“還是老村長心慈,不僅能有人幫著管娃娃們,還能叫顏丫頭有口飯吃。”

這年月能生活便很不易,天災不斷,朝廷不仁,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還說什麼讀書識字出人頭地?

只老村長當年堅持,村民們又確實喜歡這小姑娘,才成事。

他聽了那大嫂的話,黝黑的臉上滿滿都是愁容:“娃娃們本就吃不飽飯,再沒個念想,還怎麼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