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和秦瑤握握。

王晉沒有那麼紳士,直接滿手握住,沒法,誰讓對方喊自己小弟弟。

“我叫王晉,姐姐還是不要叫我小弟弟了,感覺有點怪。”王晉靦腆的說道。

“那叫什麼,大弟弟?咯咯咯!”秦瑤忍不住笑了,因為年齡差距,完全沒負擔,娛樂圈混了這麼久,秦瑤什麼不知道。

王晉感覺被藐視了,女人越是這樣,就說明只是把你當個弟弟……

接下來,拍攝三英戰呂布。

這一次沒辦法,王晉當了呂布的替身,只有他當呂布才能接住三個人的進攻。

換上了方天畫戟。

趙松當了劉備替身。

大叔當張飛的替身。

張帥是關羽的替身。

丈八蛇矛,王晉不會,但武術到了一定程度,就算不會依舊會刷,因為宗師級的春秋刀法,就算用槍,用矛一樣可用,而且也知道怎麼用。

槍和矛精髓就在於刺。

懟,戳,捅……

王晉現場直接教大叔的丈八蛇矛用法,然後先演練一下具體打法,怎麼防守,怎麼進攻。

至於劉備的雙股劍,總感覺三英戰呂布劉備是打醬油的,湊數的。

既然湊數,那就湊數吧。

畢竟看點不在劉備身上。

曾經有個版本的三國,本來關羽和張飛再和呂布打鬥的時候已經是佔據了上風,然後劉備加進來卻打成了平手。

好像專門為了湊三英戰呂布這個名字一樣。

劉備是最後加入戰場的,亮點其實都在關張二人和呂布的戰鬥。

嘗試一下,先在原地不上馬,打了一遍,然後四個人戰鬥,先把套路捋順,特別是大叔的張飛,需要現場學蛇矛,不過有春秋刀法的基礎,不難。

就是把春秋刀法的勢展露出來,再把刺、捅展現出來,還有變招以及防守,都要流暢自如。

三英戰呂布第一個出場的是張飛和呂布戰鬥。

大叔也很激動,自己一個農民,建築工地上的搬磚工,居然有一天參與拍攝三國,大叔也是三國迷,文化不高,但是不耽誤看這種歷史劇。

王晉告訴他們,大膽進攻,大叔的猛張飛真的猛,手中的蛇矛刺起來很是那麼回事。

戰鬥的細節很清楚,不像那些加工的影片,要不展現的是人臉的猙獰,要不就是隻顯示兵器碰撞,戰鬥的時候連馬的全身都不顯示。顯示馬全身的時候,一般是處於奔跑狀態,並沒有打鬥……

尤其不會把兩人全身戰鬥,和周圍計程車兵一起顯示。

但王晉這一次的戰鬥,只是不顯示正臉,但是戰鬥畫面清晰熱血,招式都是完整的,其實影視劇的鬥將也就是一種感覺,戰鬥的畫面並不是多精彩。

比如隋唐排的十八好漢,比如李元霸,我們知道李元霸兩隻大錘子加起來八百斤,也有說一千六百斤,這個聽聽就行,反正是第一好漢,我們看他戰鬥就喜歡看他一錘子一個,多一錘子都不爽。

看三國,就喜歡關羽的暴力三刀,就喜歡三招之內斬敵,招數越多越不舒服,這可是武聖,這是五虎上將之首,名震華夏的關羽,這是萬人敵,呂布之後,關羽眼中都是匹夫,再無敵手。

所以這一次王晉設計的是打那些上不得檯面的武將,凡是被關羽斬殺的,都不能用超過三招。

就用暴力三刀。

斬華雄也是三個回合。

斬顏良文丑就用一刀,但是必須展露出霸氣,氣勢,比如騎馬奔向顏良的時候,那氣勢要展現出來,然後那一刀也要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