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劍論五絕(第2/2頁)
章節報錯
話音落處,靈巖子已撫掌笑道:“妙極妙極!江三公子的這番言論,可謂一針見血,換我便無論如何也說不出來!”
另一邊的夏宜歸則是皺眉沉思,忍不住問道:“那照閣下的意思,天山之‘新’,生機盎然,蒸蒸日上;華山之‘舊’,死水一潭,日薄西山。終究是天山勝過華山了?”
江濁浪卻緩緩搖頭,回答說道:“這倒未必……天山之‘新’,在於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勝過一代之勢……而如此之勢,是否能夠一直維持,未可知也;但華山之‘舊’,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要那些絕學依然存於世間,華山一脈……便未必凋零……”
夏宜歸頓時一凜,隨即緩緩點頭,不再言語。對面的靈巖子則是催促道:“言歸正傳,江三公子接下來該說【峨眉】、【白雲】兩家了。”
江濁浪苦笑一聲,說道:“不得已,在下只好……斗膽說上幾句,若有不對之處,還請諸位指點……”
說罷,他沉吟半晌,緩緩說道:“百餘年來……【峨眉】、【白雲】兩家爭鋒相對,世人皆說兩家乃是水火不容,甚至不共戴天……可若要深究此事,其實並非如此……
須知兩家持續百年的試劍,雖未對外公開……但江湖中多少也風聲。儘管兩家各有死傷,卻皆是……公平公正的比試較量,並無陰謀詭計,亦無私仇舊怨……否則的話,三十多年前那一戰……兩家高手又怎會擯棄成見,在這座【天龍寺】中……聯手抗敵?
所以【峨眉】、【白雲】之爭,並非國仇家恨,也非追名逐利……歸根結底,僅僅只是……對於劍術一道的理念不同……再說得透徹一些,便是兩家教學方法的不同……峨眉劍派求於‘眾’,白雲劍派求於‘精’……”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頓,繼續往下說道:
“百餘年來,峨眉劍派歷代掌門一直在做的……便是篩選、刪減、修訂派中的各門武學,以此形成一套近乎完美的‘體系’,代代傳承……而所謂的‘體系’,便是要讓每一名弟子……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武功達至儘可能高的地步……
然而此事說來容易……其實卻極其困難,非得數代乃至數十代人的共同努力不可……及至一百多年前,峨眉劍派的一位高手在機緣巧合之下……又尋得上古蜀山一脈之絕學,無疑是讓這一‘體系’的構建,更加任重道遠……
是以基於這一不斷篩選、刪減、修訂的‘體系’……峨眉劍派廣收門徒,並不太看重……門下弟子的資質天賦,只要認真努力,數年修行,皆能有所成就……而且對於教學之人,也同樣不必花費太多精力,只需按部就班,照章教學即可……
終上所述,峨眉劍派的教學之道……簡而言之,便是‘有教無類’四個字……是為‘眾’也……”
接著,他又說道:
“然而白雲劍派的教學方式……卻與峨眉劍派有著天壤之別。這一點……其實無需在下多言,中原武林皆知……白雲劍派自南宋時期創立以來,擇徒向來極為嚴苛,非天資絕佳者不取……
而對於門下弟子的教學,更是以人為本……乃是根據每一個人不同的特性,加以指點引導,從而創出與其人相得益彰的劍法……每一名弟子的劍法,皆不相同,是為‘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對此,便如在下認識的……一位朋友,其劍法與武林各路截然不同,可謂自稱一派,不死不休……就連無數高手都猜不出她的身份來歷……
由此可見,白雲劍派的教學之道,便是‘因材施教’這四個字……是為‘精’也……
而‘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眾’與‘精’……才是【峨眉】、【白雲】兩家這一百多年來爭執不下的關鍵所在。想來當年峨眉劍派朱掌門和白雲劍派李掌門……最初的那場爭執……亦是源自於此……”
伴隨著江濁浪這番話出口,在場的靈巖子和夏宜歸等人,臉色全都在不知不覺中暗沉下來。
待到江濁浪講完,眾人又沉默良久,峨眉劍派的靈巖子才沉聲問道:“那麼依江三公子之見,【峨眉】、【白雲】兩家的教學之道,孰優孰劣?”
對面白雲劍派的夏掌門雖未說話,但他此刻凝視江濁浪的目光之中,分明也有此一問。
喜歡殺路寒請大家收藏:()殺路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