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番話語,南宮珏驚駭之餘,也終於弄明白了眼前這兩位南疆夜神殿高手的用意。

正如對方所言,以嶽青山為首的中原武林和以慕沉云為首的鎮撫司,包括來自高麗的崔判書一眾,之所以對江濁浪窮追不捨,說到底就是要搶書。

而這兩位來自南疆夜神殿的高手,顯然要技高一籌

——因為他們的目的是搶人!

如此形容,話雖然有些難聽,但也由此可見,夜神殿願意以【血木】禁術替江濁浪續命一事,無疑是真心實意。

否則一個僅剩十餘日性命的將死之人,又該如何出任大越一國的太傅之職?

對此,江濁浪默然半晌,終於緩緩問道:“在下不太明白……姑娘的意思……”

眼見這位江三公子並未應允,黎沐琪也不氣餒,當即和吳長老重新在火堆旁坐下,開口問道:“敢問江三公子,可知南疆大越一國的情況?”

江濁浪搖頭說道:“在下只是……略有耳聞,不敢言‘知’……”

黎沐琪凝視他半晌,隨即會心一笑,說道:“南疆之地,始於鴻龐,自古以來雖曾有過眾多國號,實則只是中原的附屬之地。直到四百多年前中原的北宋年間,方才得以開邦立業,以國居之。

而之後的李陳二朝,皆奉行以武立身,強軍馬,重武功,鑄兵甲,興器械,歷經數百年圖治,可謂兵強馬壯,國力昌盛。雖無開疆拓土的王霸之業,守土安疆,亦是綽綽有餘,原當無憂。”

說到這裡,她不禁停頓半晌,才繼續說道:“直到五十多前,南疆與中原朝廷交惡,南北對持,終於引來二十萬中原大軍壓境,戰事一觸即發。

當時南疆境內共有精兵六十餘萬,對外號稱百萬之師,倚仗工事之利、山川之險,又有以夜神殿為首的千餘名高手助陣,朝野上下,皆是信心十足。即便不能擊敗中原大軍,也有把握堅守三年五載,令其軍餉耗盡,自行退軍。

誰知戰事一起,中原一方先是離間陳、胡、黎三家,使其各懷鬼胎,自相殘殺。又暗通南洋各國,助其艦隊從海上偷渡,斷我後方。再於國中散播謠言,以致民心盡失,怨聲載道。最後大青山的一把烈火,更是令二十萬中原大軍長驅直入,不到半月,整個大越國便已全面崩盤,一敗塗地。之後所謂的六個多月熬戰,不過是中原軍隊在各地的鎮壓和收編罷了。而大越一國,也就此覆滅,從而讓南疆大地重歸中原管轄,易名‘交址’。”

話到此處,這位夜神殿祭司的臉上,分明有一絲懼意掠過,似乎僅僅只是提及此事,依然有些心驚膽戰。

她隨即望向江濁浪,緩緩說道:“事後夜神殿派人潛入中原打探,才知道這一場滅國之戰,竟是出中原朝堂的一個和尚之手,被百姓稱之為【黑衣宰相】。這位高僧,江三公子想必知曉?”

江濁浪不動聲色,回答說道:“要論權謀智計……本朝自青田先生之後,便要數……這位道言大師為首……家師年輕之時,曾有幸得到他老人家提點……獲益良多……”

黎沐琪緩緩點頭,說道:“經此一役,南疆朝野方才醒悟,明白要想安邦定國,不止要靠兵甲武功之利,更要懂得陰謀詭計之道。為此,國中還特意開設了這一門學問,名為【詭道】,取自‘兵者,詭道也’。

待到二十多年前中原撤軍,大越復國,重建王朝,更是在國內大興詭道之學,每年都會派出大批學子前來中原求學,卻只是帶回來些孔孟老莊之道,全無用處。

至於那些涉及詭道的中原著作,如【孫子兵法】、【鬼谷子】等等,早已廣為流傳,老弱婦孺皆可拜讀,卻不見得有人能因此成器,歸根到底,終究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而這也是本教對傳聞中那半部【反掌錄】並無興趣的原因。

所以近些年來,無論是大越朝廷還是夜神殿,都已改變策略,不再寄希望於求學偷師中原,而是想直接拜請精通詭道之人赴南疆出仕,奉之為上賓,託之以國事,在治國安邦的同時,還能為南疆培養後輩英才。”

這位夜神殿的祭司說到這裡,無疑已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解釋得清清楚楚,就算江濁浪不為所動,也無法繼續裝傻充愣了。

當下江濁浪便推託道:“承蒙貴國錯愛,在下愧不敢當……要論陰謀詭計之道,中原勝過在下者……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貴國太傅一職,怕是所託非人……”

卻見黎沐琪緩緩搖頭,淡淡笑道:“謀奪暹羅皇位,肅清高麗朝堂,如此驚天手筆,江三公子若是還要自謙,未免是把世人當成傻子了。”

這話一出,江濁浪竟也有些無言以對,只能默不作聲。

一旁的南宮珏見他這副樣子,不禁大感疑惑,不明白這位江三公子究竟在想些什麼

——要知道早在三年前太行山中與【通天妖君】的生死一戰,這位江三公子便該是個死人了。只不過是湊巧碰見【滄溟鬼醫】馮一春,這才能以劇毒續命,淪為一介廢人苟活至今,本就已是時日無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