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夏宜歸這驚天動地的猛烈一擊,靈巖子不慌不忙,依然只是漫不經心地抬起手中【定海劍】,要用劍鞘去擋對方的這柄巨劍。

眼看雙劍就要相交,不等巨劍劍鋒碰上【定海劍】劍鞘,夏宜歸的劍式突然一變,由原本的豎劈改作橫掃,攻向靈巖子的左肩。

他這一變化不僅行雲流水、順理成章,而且上一式豎披未盡的力道,也盡數融入到了這一式橫掃之中。如此一來,雖無兩倍之效,但力道也在上一式的基礎上猛烈了許多。

不料靈巖子手中的【定海劍】也隨之一變,仍然是用劍鞘預判巨劍的劍鋒,封死夏宜歸橫掃自己左肩的攻勢。

但夏宜歸的巨劍再變,改削靈巖子的左肋。

靈巖子緊隨其後,再次跟著他變,繼續用劍鞘封擋。

不過轉眼之間,兩人一攻一擋,竟在一招之內,相繼作出一十六次變化!

而這一十六次變化的結果,都是靈巖子仗著手中【定海劍】之利,用劍鞘封死了夏宜歸巨劍的劍鋒

——看來這個峨眉劍派的後輩弟子除了內力頗深,變招居然也是如此之迅捷。

終於,一十六次變化之後,兩人這一招之內的變化都已達至極限,變無可變,只能令雙劍相交!

“砰——”

巨劍劍鋒劈中【定海劍】劍鞘,發出一聲悶響。

夏宜歸和靈巖子兩人都是身子一震,雙雙退開數步。

【定海劍】的劍鞘,自然完好無損。

而夏宜歸手裡的這柄巨劍雖未折斷,但寬闊且厚實的劍身之上,分明已佈滿了長長短短的裂紋。

這柄巨劍,顯然也已廢了……

這不僅是【定海劍】本身的威力,同時也來自靈巖子渾厚霸道的內力。

至於兩人這一招交手的結果,看似各退數步,平分秋色,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一招其實是夏宜歸輸了。

因為這位白雲劍派掌門人的出手一劍雖只一招,但這當中所歷經的一十六次變化,每一次變化,都保留了上一次變化未盡的餘勢,從而令他這一招持續蓄力

——待到一十六次變化用盡、最後出手的那一劍,比起最初時候的威力,就算沒有一十六倍之多,少說也是六七倍的增長。

也就是說,最後兩人雙劍相交,其實是夏宜歸累積了自身六七倍的勁力,和靈巖子正常的勁力硬拼出了一個旗鼓相當!

所以夏宜歸的這一招輸得很徹底,甚至可以直接判定今日這場試劍的勝負了。

白雲劍派不但輸了劍,也輸了人……

只可惜這位夏掌門顯然不甘心,也不可能就此罷手

——七口劍匣裡的七柄劍,如今分明還有五柄劍!

夏宜歸憤然轉身,繼續開啟擺放在几案上的劍匣:

第三柄劍,是一柄青瓷般的短劍,在這位夏掌門手中施展開來,幾乎只是一個純粹的“快”字,招未發、意未出,劍已先至

——持此短劍,夏宜歸一口氣搶攻三十多招,最後終於還是沒能避開與【定海劍】劍鞘相碰的結局,當場劍碎人退。

第四柄劍,是一柄寒光吞吐的繞指柔軟劍,劍路飄忽不定,劍式指東打西,猶如吐信之毒蛇蜿蜒盤旋,招招繞開靈巖子手中的【定海劍】,刺向對方周身要害

——持此軟劍,夏宜歸四下游走,繞著靈巖子用虛招試探、用實招出擊。最後軟劍纏繞著【定海劍】的劍鞘盤旋而上,要以劍尖去刺靈巖子握劍的虎口,卻被對方搶先一步發力,將這柄軟劍震碎成了七八截。

第五柄劍,是一柄非金非木、似石似玉的怪劍,竟全然不懼與【定海劍】的劍鞘硬碰硬,夏宜歸全力施展開來,則是一套蒼勁古樸、苦澀厚重的劍路

——持此怪劍,夏宜歸只攻不守,竟逼得靈巖子連連後退。直到十多招後,靈巖子才找到機會,用【定海劍】劍鞘的頂端擊中這柄怪劍的劍身末端,頓時便讓整條劍身從劍柄上脫落,徑直掉在地上。

伴隨著這柄三劍一毀,場中的夏宜歸已是汗透衣衫,氣喘吁吁。

五柄當世罕見的寶劍、五套與之匹配的精妙劍法,卻盡數敗在了靈巖子手中的這柄【定海劍】之下……

甚至,【定海劍】至今還未出鞘!

在場眾人看到這裡,難免有些意難平,都替這位夏掌門感到惋惜。

要知道每一個學劍之人,都會有一種專屬於自己的劍路。哪怕強如小雨,其劍路也只有那一種你死我活的決絕。能夠將一種劍路練至精純,無疑已是當世高手。

然而眼前這位白雲劍派的夏掌門,今日這五柄寶劍、五套劍法,他竟然使出了五種截然不同的劍路,而且每一種劍路,都已臻於完美,挑不出絲毫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