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盟主神醫金鞭(第1/3頁)
章節報錯
嶽青山,當今中原武林兩京十三使司的盟主。其修為之高,據說已至超凡入聖的境界,所以又被尊稱為【中原武聖】。
列盡當世高手的一闕【西江月】,裡面有一句“青山白髮紅妝”,其中的“青山”,便是指這位嶽青山嶽盟主。
要說這位嶽盟主的武功到底有多厲害,江湖上卻沒有人說得清楚。因為細算起來,恐怕已有十多年沒人見過他出手了
——這倒並不奇怪,畢竟貴為當今武林的盟主,即便真有什麼事,也用不著盟主親自出手。而且就算這十多年間他曾與人有過交戰,也沒必要讓旁人看見。
所以關於嶽青山的武功,最後流傳到江湖上的,就只剩下五個字:
【青山應如是】。
至於這【青山應如是】究竟是武功招數,還是內力心法,亦或是境界修為,幾乎無人知曉。
再說這武林盟主一職,如今的世道,雖有北漠異族常年侵擾,但也只在西北邊陲,中原境內依然算是太平盛世,江湖上並無多少紛爭。各幫各派自掃門前雪,井水不犯河水,基本相安無事。
如此局面下,武林各幫各派之間沒了結盟對抗,這武林盟主一職,難免有些尷尬。
於是這位嶽青山嶽盟主別出心裁,一手創立【公道堂】,顧名思義,便是要替江湖上的大事小事斷個公道、解個紛爭。
似這般十多年經營下來,雖沒處理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公道堂”三個字,在江湖上也算小有名氣、頗具威望。
然而嶽青山名聲再大、武功再高,終究只有一個人一張嘴兩隻手,又怎麼管得過來天底下大大小小這許多事?
是以近些年來,公道堂在外行事,大都是他座下的七名弟子出面,被江湖上合稱為【公道堂七俠】。便如之前護送江濁浪前來洛陽的鳳鳴霄,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這個自稱容玉的紫衣女子報出師門,旁人或許不認識,但苦海住持已是恍然大悟,笑道:“原來是容姑娘,嶽盟主座下年紀最小的女弟子,失禮失禮!莫怪老和尚眼拙,記得上次見面,姑娘還只是個十來歲的女娃娃,不想一轉眼工夫,竟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了。”
但這位容姑娘顯然不想和他套近乎,寒著臉說道:“大師點名要和家師盤道,那大家便在這裡等候家師的到來。在此之前,還請在場的各位朋友做個見證,非但不能放走江姓逆賊,白馬寺住持之位,大師也休想撂挑子!”
聽到嶽盟主座下弟子有此提議,前來觀禮的群雄當然沒有異議,紛紛起鬨,表示贊同。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白馬寺在江湖上的名頭,其實有一大半來自寺中武僧之首悲憫禪師,也便是【西江月】上提及的【佛杖】。
倘若雙方今日當真起了衝突,從而讓【佛杖】對上【青山】,那豈不是百年難遇的一場好戲?
只可惜面對到場群雄的咄咄逼人,苦海住持卻始終沒有請出那位傳說中的悲憫禪師,甚至連【佛杖】這一名號提都沒提及,只能僵在原地,等候武林盟主嶽青山的到來。
幸好容玉並並未說謊,【中原武聖】嶽青山嶽盟主,果然很快就到了。
說起來這還是南宮珏涉足江湖以來,第一次見到中原武林兩京十三使司的盟主,難免有些緊張。
雖然不知這位嶽盟主的身形相貌,但就憑“武林盟主”這四個字,可想而知,其排場絕對不會小
——就算不及那位【狂雷】萬樂老人,坐著八抬大轎、領著烏泱泱的幾批隨從出場,同樣身為【西江月】上的絕世高手,更有武林盟主的頭銜加持,這位嶽盟主的出場,至少也該是前呼後擁、眾星捧月。
可惜南宮珏完全猜錯了。
這位中原武林的盟主,今日居然是一個人來的,而且還是靠著自己的兩條腿,這麼一步一步走進白馬寺,來到眾人所在的前院。
只見這位嶽盟主中等身材,長臉短鬚,年紀並不算大,也就四十來歲上下。本該正值壯年的他,如今卻是滿臉的疲態,甚至連眼睛都不願完全睜開,就這麼半睜半閉地眯著,像是很久都沒睡過一次好覺。
再看他身上穿的衣衫,儘管很乾淨整潔,卻是一套再樸素不過的藍灰色長袍,配上他這副身材長相,若是去到熱鬧的街道上,立刻便會和那些隨處可見的中年男子混在一起,再也分辨不出來。
這麼一個滿臉疲憊、普普通通的中年男子,當真便是中原武林兩京十三使司的盟主、【西江月】上的【青山】?
對此,不止是南宮珏難以置信,就連在場群雄當中第一次目睹這位武林盟主風采的人,也看了一個目瞪口呆
——會不會是弄錯了?來人或許只是一個前來通傳訊息的隨從?
但是看到此人現身,認識他的人都是心中一凜。苦海住持更是合十說道:“嶽盟主大家光臨,老和尚有失遠迎。”
而這個一臉倦容的中年男子,只是用他那半睜的雙眼望了苦海住持一眼,然後抱拳“嗯”了一聲,便算是回答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看來他不但累得睜不開眼睛,就連說話都懶得說了?
但是不管怎樣,雙方這一照面,已然坐實了來人的身份
來人正是兩京十三使司的武林盟主嶽青山,如假包換!
伴隨著嶽青山的到來,原本嫵媚又冷傲的容玉,立刻變作一副畢恭畢敬的模樣,小跑著來到他身邊站定,乖得就像是個很聽話的孩子。
這邊傳義大師也急忙讓人給嶽青山和容玉安排座位,待到他們師徒二人坐定,苦海住持才解釋說道:“今日本是老和尚要將這副衣缽傳給門下劣徒,承蒙江湖上各路朋友賞臉,更有嶽盟主親自前來觀禮,白馬寺何德何能,實是受寵若驚。”
頓了一頓,他又說道:“只是眼下時辰已至,若是再不開始大典,定會耽誤時辰。況且老和尚年事已高,在此耗得久了,已然頭暈眼花,難以為繼。所以懇請各位朋友諒解,今日縱有天大的事,也請稍後片刻,待到鄙寺的傳承大典結束以後再議不遲。不知嶽盟主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