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文錦的筆記(第2/3頁)
章節報錯
整本筆記上的內容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超過十萬字,都是類似日記一樣的工作記錄,記錄的內容非常的煩瑣,但是按照裡面記錄的內容來區分,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1990年的4月2日~1991年3月6日記錄的,這裡無法把整本筆記都抄寫下來,我只能將其縮寫並選出最關鍵的章節,以求看得明白。第一部分的內容如下:
【1990年的4月2日】
〖我們將海底墓xue中大部分的瓷器都進行了編號整理,臨摹了幾乎所有的瓷器,同時比對壁畫,希望能夠找出汪藏海的人生軌跡。透過這樣的比對,我們確實發現了一些規律,在壁畫中記錄的東西,是他人生的經歷,而瓷畫中的內容,是他建築工程的過程。這從我們整理出來的幾個系列就可以證明,比如說進入東夏國——建築雲頂天宮,還有受到朱元璋的封賞——設計明皇宮,都找到了體現,並且按照墓室的順序,可以很容易地區分這些時間的先後順序,而且一一對應。
按照這樣的方式推斷,這些壁畫,都是記錄著汪藏海顯赫的風水大家的功績,記錄下的內容,都和他的作品相關,那些對其他人來說比較重要的,比如說婚娶、狩獵,都沒有任何的記錄。我稱呼這個為“汪氏相對論”。〗
【1990年的9月6日】
〖今天,“汪氏相對論”遇到了一個難題,在汪藏海最後的壁畫中,我們發現了這麼一段內容:〗
下面是一張草圖,大約是壁畫的臨摹,我看到這裡,就想起剛才翻桌子時候看到的那些類似於小孩子素描的東西,原來都是他們臨摹下來的壁畫。
草圖的內容很難描寫,因為畫得很糟糕,我只能大約看出,那好像是一個達官貴人,送別另一個人的景象,背景是一座很大的宮門,四周整齊地橫列著“駱駝馬匹”之類的動物,當然畫得完全像狗和老鼠。我熟悉古代山水畫和走獸畫,這方面的知識我受過嚴格的訓練,所以我從筆觸和形態上,可以猜測出這些奇形怪狀的動物,其實應該是馬匹或者駱駝。在宮門之後侍者成群,排成儀仗的隊伍,可見畫中畫的是一個相當浩大的場面。
之後還有兩三頁都是畫,我沒有興趣,全部跳了過去,直接看後面的內容。)
〖這些壁畫上,應該是汪藏海六十八歲以後的事情,當時他已經完成了他最後一個工程,而這壁畫上的內容,大概是說他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出發前往一個地方,類似於出使他國這樣的活動。這張壁畫的構圖,明顯是模仿唐玄奘西去西域的那些唐代壁畫,非常奇特。然而,我們翻查了所有的瓷器,卻始終沒有發現任何能和這相對的瓷畫。
有人說可能是最後的這一次經歷,他沒有任何的建築作品相對,然而也有人卻堅持地認為,像汪藏海這樣的人,不會有這種例外。沒有瓷畫對應,可能有什麼特別的含義或者原因,也許,他的作品被他刻在了其他什麼地方。
確實,後來繼續研究,就發現在汪藏海最後的那幾年十分的神秘,完全沒有任何的史料留下來,他的人生,可以說最後的一段時間是空白的。
他在那幾年裡到底在什麼地方,幹了什麼呢?這是一個大問題。〗
【1990年的12月6日】
〖這幾個月,我們一直調查汪藏海最後幾年行蹤,終於有了線索。我們發現在最後的工程之後,汪藏海陪同皇帝在長白山有一次祭山的活動,之後就開始沒有任何的文字記錄。
長白山,難道說他進山裡去了嗎?我們非常懷疑。〗
【1990年的12月7日】
〖這裡無從查起,我們調轉了方向,開始從皇帝那邊入手,在明志中有詳細的出使往來和大典的記錄,我們想從其中尋找汪藏海壁畫上描繪的那次大典,或者他出使別國的記錄。
結果非常讓人驚訝,我們發現皇帝死之前兩年,一共有七次大典,其中六次都很正常,但是,有一次卻很奇怪,記錄十分的簡單,沒有任何的旁註:
“洪武二十九年,衛四十六人,士十二人,馬匹一百二十六,珍珠十鬥,黃金三十斤等,使塔木陀。”
大典和出使,這是唯一兩個條件齊備的記錄了,然而這個記錄沒有記錄當時出使的官員,但是最讓人奇怪的是,塔木陀是什麼地方?
是一個國家嗎?正史中沒有任何的記載,不過很有可能,在明朝的周邊,東南亞,西域這兩塊地方,有著無數的小國,也許這是小國中的一個。不過,汪藏海去和一個小國通使節,這有點奇怪。他的年紀不太適合幹這種長途跋涉的事情啊。〗
【1991年2月11日】
〖調查繼續進行,期間我們進行了兩次討論。〗
中間是十頁的廢話,都是討論和猜測,但是後面都證實錯誤,所以都刪除了。)
〖因為明史在清朝經歷過一次浩劫,所以這一次調查起來很困難,很久沒有結果,後來還是轉換調查角度解決了一個問題。我們對出使“塔木陀”所攜帶的東西作了比對,就發現禮品的種類表示這應該是一個西域的國家,而且禮品的數量作為禮品看來,很少。然而馬匹非常多,這看起來,倒像是一隻商隊,而不是使節隊伍。〗
【1991年3月6日】
〖完全沒有線索,突破口也找不到了,研究停滯不前,大家心情都不好。〗
這就是第一段,明顯的,這一段應該是前面還有內容,但是前面並沒有發現被撕頁的痕跡,看樣子,這不應該是一本單獨的筆記,這是一本系列筆記中的一本。
第一段裡面描寫的內容,他們是在作關於汪藏海的研究,發現“塔木陀”,然後研究“塔木陀”,最後研究停滯這麼一個過程。從這一段內容裡可以看出很多的東西,他們在研究海底墓xue裡的壁畫和瓷器,而且,看似研究非常的正統和系統,是經典的考古流程那種查資料的過程看似十分的枯燥,卻是考古工作者日常研究的主要方式,考古,就是挖——修——查)。但是當年三叔他們去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有這種條件,汪藏海墓那麼大,就這麼幾個人,要工作多久才能把墓xue裡的東西全部記錄下來啊?那麼他們是在什麼時候幹的這個工作呢?
這是一個很大的線索,不過我沒有工夫細想,就繼續往下看去。當時我以為後面會繼續這樣的過程,然而,在1991年3月6日這一段之後,就出現了讓我疑惑的一個現象。
從這一段之後,大概有六頁的內容,都是收集資料的陳述,這略過去。一直翻過去後,下一段的工作日記,時間卻跳到了1993年的1月19日。
然後,再看其中記錄的內容,你就會發現,和前面的有了相當大的不同。這一段的內容,是1993年1月19日,一直到1995年2月8日,時間跨度比上一段長,然而,能記錄下來的東西並不多。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