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梅越看蘇心怡越喜歡,她拉著蘇心怡的手,非要與她結拜姐妹。

蘇心怡不忍拒絕孟玉梅,便同意了。

“妹妹,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的親妹妹,誰要欺負你,你與我說。”孟玉梅告訴蘇心怡,父親就在隔壁的大同府做官,與同州府的王大人那是袍澤之交,關系尚算不錯。

“姐姐,姐夫,你們趕路辛苦了,我給咱做頓飯吧。”蘇心怡見馬上中午了,便招呼趙雲赫他們留下來吃飯。

趙雲赫見蘇心怡已經將對自己的稱呼從趙公子換成了姐夫,心裡有說不出的苦楚。聽說心怡恢複了自由身,玉梅又主動提出要接她回家,以為是自己的機會來了,卻不曾想,距離確實越來越遠了。

趙雲赫是很喜歡心怡,但是讓他拋棄孟玉梅,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先不說孟家在生意上是怎樣照拂了趙家,單是與玉梅的這份感情,那也是兩情相悅的。

而那蘇心怡,是掛在空中的一輪明月。時而清冷,時而溫暖。既然如此,就這樣吧。讓她仍做夜空中的明月,而自己,就做那賞月的人。有時候,遠觀,勝過褻玩。

趙雲赫調整了自己的心態,與孟玉梅坐在了包子店中,等待蘇心怡。

包子店的老闆轉讓的急,店裡剩下的大肉、青菜、白菜、南瓜、土豆等食材也一併贈與了蘇心怡。看著這些常見的食材,蘇心怡腦子轉了轉,就有了主意。

土豆切條油炸,做成後世常見的薯條。白菜葉裹上包子餡兒,上鍋蒸熟,勉強也算一道菜。白菜幫子則切成了菱形,蘇心怡要做醋溜味道的,這可是蘇心怡的最愛。

南瓜炒菜味道很奇怪,蘇心怡做了一道南瓜雞蛋盅。南瓜掏空,上鍋蒸到半熟備用。和上水打散,放入南瓜內,再上鍋隔水燉熟。雞蛋滑嫩,南瓜香甜,兩種味道混合在一起,很是吸引人。

時間有限,做主食太麻煩,蘇心怡便攤了幾張雞蛋餅。這餐飯,色彩豐盈,營養豐富。趙雲赫與孟玉梅不免食慾大動。

飯後不久,李捕快就來了。他去集市上找了幾個工匠,說要幫心怡的店翻修。蘇心怡原本想搭建個二樓,用來做包間,可是想到已經借了李大姐五百兩銀子,張了張口,又作罷了。

旁邊的孟玉梅見蘇心怡的神態,知道她囊中羞澀,開口說道:“妹妹,姐姐想贈你銀兩,料到你不會要。可是你想過沒,奇異果酒飲和黑芝麻糊的收成,你還沒收取呢。這一千兩銀票,你拿上。”

趙雲赫忙掏了一千兩銀票出來遞給蘇心怡。

蘇心怡想了想,接了過來。又折返回收銀臺,寫下了炸薯條的做法。她告訴趙雲赫,這道薯條,可以做成飯後餐點。那趙雲赫嘗過薯條的酥脆軟糯後,本就想收購這道食譜,沒想到蘇心怡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他看了看蘇心怡,似有千句話要說,但最後,只說了句謝謝。

趙雲赫與孟玉梅離開後,蘇心怡便開始了新店的裝修。

窗明幾淨是第一要求。

六張桌子在一樓按順序擺開。後面是操作臺,中午放各類烹飪好的飯菜讓顧客自由挑選,晚上則鋪上白色餐布,展示店裡的特色菜餚。操作臺右側是收銀櫃臺,蘇心怡吩咐工匠做成了格擋,可以擺放米酒。

蘇心怡還買了紙筆,按照前世的繪畫經驗,畫出了店裡的特色菜餚,找字畫店的人裝裱之後,掛在了店裡。

二樓地方不大,只做了一個包廂。除了一張圓桌、幾把椅子之外,還擺了一張貴妃榻,一個書桌,幾屜書架。包廂外掛上書寫有“賞味閣”三字的牌匾,一語雙關,既能品嘗味道,也能在此讀書喝茶。

院子中開闢了一座花園,面積雖小,卻也五髒俱全。按照高矮順序,規劃了有層次的花鏡,蘇心怡希望一年四季都有花看。

房間沒有做太多改造,因為銀子已經快花完了。

想到接下來的工作量,蘇心怡犯了愁。在林家村時,雖然事情繁雜,但是有王小寶等一眾幫手。可是在這同州府,可真是尋不到合適的人啊。

想到在賣腸粉兒的時候,與隔壁賣粥的王嫂關系還不錯,不如請她過來?

第二日,蘇心怡去了車馬巷,找到王嫂說這件事。那王嫂也是可憐人,丈夫早早便死了,只留下一個獨眼老孃和兩個孩子。每天賣上十幾文錢,多少也是個收入。

蘇心怡許諾給王嫂一個月500文銀子,王嫂自然願意啊。她收拾了東西,就欲跟著蘇心怡走。正在這時,早先腸粉店的老顧客見蘇心怡回來了,追著問為什麼不再賣腸粉兒。蘇心怡將新店地址告訴了他們,並答應中午額外供應腸粉兒,他們才放蘇心怡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