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蔡雄波拿多少合適?
這個問題李曼青確實得好好考慮一下。他最大的助益就是提供烤箱, 相當於五千塊錢。在剛起步時他們確實需要合夥人,單打獨鬥的話,唐家的經濟能力扛不住。
同時, 她也明白,五千塊乍一聽是挺多的, 但他卻並非不可替代的。其實唐豐年說的沒錯, 不跟他合作, 他們也能找到別的合夥人。
“咱們沒做過生意, 比不上蔡叔您見識廣, 不如就讓我們商量一下。”
蔡家兩口子笑著退到屋外,留他們商量。
“曼青,要不咱們就不找他合作了, 等工地的錢結清了我也能買一個給你。”唐豐年還不知道她做麵包到底都不能賺錢,自己都不確定的事, 先跟別人牽扯上經濟利益……總覺著不穩妥。
“不, 咱們早開始一天, 就能多賺一天的錢。”就算到年後,賬都結清了, 他們手裡滿打滿算也才五千塊錢, 買了烤箱可就啥都沒了。
她不能讓他身無分文的留在深市。
其實老兩口手裡肯定是有點錢的,但自鬧過那一架後,他們再沒說把賣洋芋的錢拿給他們的話, 李曼青也不知是堵著口氣不想靠他們, 還是不忍心要他們的血汗錢……總之壓根就沒想過從他們那兒拿本錢。
上個月過冬至吃餈粑, 唐豐年工地上難得休息一天,本想著全家下館子喝羊肉湯呢,老兩口卻說要去大姑姐家一趟,背了滿滿幾簍的餈粑和肉出門。誰知過了兩天遇到大姑姐,她卻說兩老根本沒去劉家村。
至於去了哪裡,那就是光頭上的蝨子了。
當然,李曼青是當媽的,也能理解他們的苦心,所以這事知道了也只放心裡,沒跟唐豐年提過。
而且最關鍵的,三月份前都有豐梅在家幫她看孩子,她能放心大膽的嘗試烤麵包,成不成壓力都不大。等豐梅開學了,她一個人既要帶孩子,又要忙烤麵包,肯定會兼顧不過來,到時候要是唐豐年也南下了……她就真分身乏術了。
所以,得盡快起步才行。趁這兩個月的時間,有人幫她看孩子,趕緊把局面開啟。
“要不,我們就給他二成利吧?”她實在是太想盡快開工了。
唐豐年頓了頓,還是覺著整件事他媳婦最辛苦,卻要白白分出去這麼多,替她不值。
不過——“如果成了,你估計能掙多少?”
“保守估計,等步上正軌後,每天賣三十斤,如果一塊錢一斤的話,利潤能有六毛,每天就有十八塊淨收入。”這是她做的最低估計,如果順利的話,掙的只會多不會少。
想到自己手裡有了錢,不用再每個月眼巴巴等著公婆“發”生活費,大雙小雙可以買許許多多漂亮的小裙子小皮鞋,以後可以送她們學鋼琴學畫畫……她就說不出的興奮,看著窗外的眼裡都開始發光。
她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給孩子最好的。
十八塊錢跟公婆賣洋芋比起來是不多,但絕對沒有他們辛苦。不用起早貪黑,閑暇了還能陪孩子,就是抱不到她們,讓她們聽見媽媽的聲音,也會安心許多。
爸爸不在身邊,她不想她們覺著媽媽也不陪她們。
現在的她只能以孩子為主。她親媽劉蓮枝……唉,李曼青嘆口氣,嫂子肯定不會同意她來幫她帶孩子的,要靠親媽想都不用想。
她也不可能說得動打了雞血的公婆,放下每天三四十塊的收入來幫她帶孩子。
尋思這麼久,除了自己,她誰也靠不了。其實這樣左右為難的媽媽在二十年後更多,跟她一起打掃衛生的許多人都是兒孫成群的中老年了,要說子女條件也不差,為啥他們還在外頭打工?
大部分都是帶孩子帶出來的矛盾。
兩代人教育觀念不一樣,老人覺著能吃飽穿暖就行了,放他們在地上隨便爬也沒事。年輕媽媽上了一天班,本以為回家能跟孩子親近親近,誰知道一開門看見的卻是個髒兮兮的小猴子,“面目全非”,親不下嘴不說,還得跟老人拌嘴。
老人還覺著更冤呢,人家跟我一樣年紀的都還在掙錢跳廣場舞,我不要你的錢給你免費帶孩子,你還挑三揀四?
那你自個兒請保姆去吧!
所以,她的想法就是,自己的孩子要自己帶。
兩口子都是自尊心強的人,說難聽了叫心高氣傲,這裡琢磨來琢磨去,成本差兩千,尋常人都會想,大不了去跟人借就行了。他們卻不同,也不知是知道無處可借還是不願求人,居然都沒提跟人借的事。
十八塊……唐豐年敲著手指,也不知道跟誰學的動作,還是無師自通的小習慣。
分二成的話,一個月就得分出一百塊錢去。而且,如果他媳婦的事真能越做越好,那以後豈不是分出去的更多?天下沒有這樣好賺的錢。
“一口價買斷,給他七千塊錢。”
“啊?!”
唐豐年看著她驚詫的小臉,心內悠悠嘆了口氣,年紀還是太小了,不知道別人給她支了個坑呢,以後不管她掙多掙少,都得被人家拿走近一半……連這個都不知道,還整天叫囂著要做生意。
“放心,待會兒別出聲,我來跟他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