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4頁)
章節報錯
“媽怎麼樣,味道還可以吧?”她滿眼期待。
農村人連吃的油都不夠,哪裡捨得拿來搞這花樣,卻想不到洋芋還可以有這種吃法,老太太贊不絕口:“嗯好吃!怪香的,你愛吃我天天做給你吃,以後油鍋面前還是別來湊了。”
眼睛望著那剩下的小半鍋油,心疼不已。
“媽,你瞧這半鍋油剩下多浪費吶,要不……咱們明天也這樣炸,炸了拿去賣?”炸洋芋這種街邊小吃,在二十年後的雲嶺省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只要是個雲嶺人,就沒有沒吃過的。
當然,在二十年前,省城有沒有她不知道,但她逛遍縣城可以肯定,在宣城縣可沒有。
別小看這種街邊小吃,後世本地新聞頭條上常有“賣了五年炸洋芋的他,全款兩套房”的新聞,大家都會開玩笑說上班不如炸洋芋……李曼青沒想到自己這玩笑話也有成真的一天。
“這東西真能賣?洋芋誰家沒有,誰會花錢買了吃啊。”老太太節省慣了,不太相信會有這種“傻子”。
曼青笑起來:“肯定會有的,白天那種包子媽覺著怎麼樣?人家都能賣兩毛錢一個呢!”
“啥?那種肉星子都沒一點的包子還賣兩毛?那可是一斤洋芋錢了,乖乖,城裡人怎麼這麼傻……”
“噗……”
李曼青一口笑噴出來,這不是城裡人傻不傻的問題,是市場!市場啊市場!大家手裡有了餘錢,總得換著花樣吃吃吧,更何況還是客運站那種地方,人流量大,又都是出遠門的,買點能吃飽肚子的東西,誰會在意那幾毛錢?
“沒事,咱們明天去試試看就知道了。”
當即,婆媳倆也不做飯了,就著開水吃光那碗洋芋。把風爐找出來,又找了幾個搪瓷口缸,考慮到有人吃不來蔥、蒜和芫荽,將每一樣切細分開裝,削了五六斤洋芋,切成塊用清水泡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二人就起床,吃過早點趕緊肩挑手提的,搬了兩次才把東西搬到客運站門口。
反正也沒人來驅趕,她們就選了個最寬敞的地兒,既擋不到進出的班車,又醒目得很,所有人進進出出都能看見。
她們帶了引火柴和煤炭來,等把煤炭燒紅,天色已經全亮了。剛把油鍋支上,就有人問:“這是賣啥,油條麼?”
老太太不好意思說是洋芋……畢竟那東西真是誰家都有啊,吃不完還喂豬呢!拿家裡喂豬的東西來賣錢,她怎麼就是覺著城裡人是人傻錢多呢?
“炸洋芋,大姐可以嘗嘗。”李曼青也沒做過生意,幹巴巴說過這麼一句就不會說了,誇都不會誇兩句。
好在這年頭的人都比較樸實,賣東西的一客氣,她們也有點心動,班車離發車時間還有一兩個小時呢,索性也都站旁邊看起熱鬧來。
有人見她大肚子,就問“幾個月啦”,曼青終於找到個自己能搭得上的話題,也跟她們聊起來。
老太太不讓她上手,沒一會兒就炸出一鍋來,分成幾個盤子裝好,幾個熱心的大姐嘗過,都說好吃。
“這怎麼賣的呀?”
老太太覺著吧,這喂豬的東西一毛錢一份都不值,反正她是不會買的。
誰知李曼青笑道:“六毛錢一盤,這麼一大盤,夠大姐吃個飽了!”
眾人一聽也是,乍一聽六毛錢貴,其實量不少啊,買三個包子肯定吃不飽,還沒油沒鹽的,但買炸洋芋就不一樣了,又香,味道也好,還能吃飽!
幾乎是毫不猶豫的,圍觀的都說要來一盤。
老太太一愣,剛想說“你們清醒一點,這是洋芋啊洋芋”,曼青已經應下,勤腳快手幫著裝了五六盤遞過去,又遞了筷子。
知道這盤子筷子是人自家吃飯用的,大家都不走遠,就站在那兒吃,幾分鐘就吃完了。
她們只帶了十個盤子十雙筷子來,以為也賣不了多少,哪知一會兒就用光了……洋芋卻還有大半呢!
沒盤子裝了,又沒多餘的水洗,老太太愁起來:“這可咋整,要不你看著攤子,我跑回去洗,洗了再拿來。”看著媳婦兜裡的六塊錢,老太太精神百倍。
六塊錢哪!相當於豐年在礦上兩天的工資了,她羅翠珍從來沒想到,自己能有半個小時就掙六塊錢的一天!本來以為兒子在礦上就是高工資了,卻哪裡知道,媳婦一個主意就能掙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