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規矩(第1/2頁)
章節報錯
“若真是如此,這小子倒是福緣不淺!”
滇魎有些震驚,老大滇魑並不接茬,他看向斷橋望著江漢消失的背影道:“這小子不像是會吃回頭草的人,這次明知兇險卻仍敢冒死前來,說明他一定有不得不來的理由,你我兄弟四人雖是鬼谷的看家護院,但是當初畢竟還承著那頭老黃牛的一份情,所以若在先生面前他有所求,我們還是見機盡量幫襯幫襯吧。”
“話雖這麼說不錯,可就是苦了意心那丫頭,這麼些年看在眼裡,我這一把老骨頭都替她不值啊!”
“罷了罷了,這些事情,就讓他們年輕人自己去處理吧,我們都一把老骨頭了,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本分就夠了!”此言一出,其餘三鬼均是頷首。
言罷,四鬼同時斂息,斷橋之前,不老松旁,分立四方。不多時四鬼黑影逐漸淡化,直至最後完全消失,再也看不到任何痕跡。
…………
幽幽林海絕魂陣,斷壽橋前不老松。
根據這句打油詩來看,鬼谷斷壽橋的後面應該就是絕魂陣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江漢在跳過斷橋之後便是一頭鑽入了絕魂陣中!
腳踏七星步,踩九宮,江漢在鬼谷內裡的林海中小心翼翼的穿梭著。
絕魂陣是七年前鬼醫甘百草親手書信請半仙蘇稟天老爺子出山在這鬼谷內裡入口處佈下的一座絕殺大陣。陣內玄奇奧妙,兇險萬分,倘若有人一不小心迷失其中,無鬼穀人搭救又不懂得玄黃奧妙,那麼即便你功夫再高,在這絕魂陣中也必定斷魂!
江漢六年前身處鬼谷之時就曾不小心身陷其中,雖然後來被鬼谷內的人救起,但是其間的兇險迷離江漢至今想來仍心有餘悸。至於為何已經有了四鬼的鬼谷還要請半仙布絕殺大陣,這一點江漢無從得知,不過算起來,這座大陣佈下的時間也並不是很長。
也算江漢多留了個心眼,即便當初已經篤定今後再也不踏進這鬼谷半步,他也是有意無意的還將這絕魂陣的生門路徑銘記在心。不然的話,即便四鬼有意放水讓他進來,他也是破不開這絕魂陣,進不去百草堂,更別提見到鬼醫了!
絕魂陣的盡頭。當江漢一隻腳踏出大陣範圍的最後一一棵古松時,撥開雲霧見青天,豁然開朗的感覺!
平坦寬闊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間隔排布。田間小路交通相同,雞鳴狗叫處處可聞。人們在田壟之上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男女女的穿戴跟現代都市群體截然不同,老人和小孩在這裡個個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鬼谷百草堂,這裡,真的像極了東晉陶淵明筆下桃花源,有山有水有人家,其樂融融,安靜祥和!
不瞭解鬼谷的人一定會認為,鬼谷之內除了四鬼,就是甘百草和他為數不多的幾個家眷,此外再無他人。
其實不然!百草世家這麼多年來都生活在這裡,他們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
人的生存問題從來都是一個相當浩大的工程,不是像電視裡面演的,小說裡寫的,隨便找一個無人荒島,什麼準備都不做兩個人或者幾個人就能在那裡生活好幾年甚至一輩子,那是不切實際的。在這裡,在鬼谷裡面,少說也是有幾百近千人的!
換句話說,這裡就好比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除了沒有桃花林以外,其餘的一切驚人的相似!
在鬼谷,他們有些人是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人,而有些人則是因為受過甘百草的恩惠而留在這裡不肯走的。當然,並不是每個受過甘百草恩惠的人都能留下,就像當初那個進入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的那個人,當他告訴郡守派人再去探查的時候,是求而不得的!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鬼醫醫人的三個條件,鬼谷三不醫:非江湖人不醫,萬惡不赦諸多劣跡者不醫,非一息尚存者不醫!
若是不能滿足這三個條件的,對不起,你連鬼谷的門都進不去,任你再可憐,任你再有錢,任你在外如何權勢滔天,在這裡,不滿足條件的,鬼醫連看都不會看一眼。
這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而鬼醫就是這裡的村長,家長,一言九鼎!
細想一下,作為江湖人,作為一個沒有諸多劣跡的江湖人,作為一個經歷過生死生平有沒有諸多劣跡的江湖人,一旦再世為人,又有什麼放不下呢?所以仔細想想,鬼谷的這三不醫真可謂是苦心孤詣,如此一來,就不難理解,能留在這裡的究竟會是些什麼人!
淡泊平靜,寧靜致遠,江漢在這裡感受到的是一股發自內心深處的祥和寧靜,這裡的人,這裡的物,這裡一切的一切,都是外面那些深處喧囂都市,表面風光內裡空洞,紙醉金迷卻行屍走肉的都市人體會不到,也永遠不可能體會得到的。
就像是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提到的一句“不足為外人道也!”就足以道出此間真諦!
六年前江漢就曾經體會過,即便當初他還只有十四歲!如今江漢再度重溫,他依然覺得是那麼讓人心醉。
即便說過再也不再踏足這裡,但是他終究還是毀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