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女子的悲哀
章節報錯
陳捕頭偷偷看了墨淺一眼,想了想昨晚查到的人和事情,他有些猶豫了。
要是將這些人全都處理了,整個臨安縣怕是有三分之一的小官和富商牽涉其中,尤其裡面還有臨安縣的首富也有份。
他越是猶豫沉默不語,墨淺身上冰冷的氣息越大,她既然決定在臨安縣養兒子養老,那麼她就絕對不容許有一絲的危險存在。
可是,陳捕頭的態度告訴她,不但有危險還是大危險的存在,她又怎麼可能放過這次機會呢!
她之所以那麼盡力的幫李大人,不止是因為他們之間的交情,還有她外出不在的時候,她兒子能有絕對的安全。
就在氣氛越來越僵硬起來的時候,李大人他們回來了,雖然臉色蒼白了些,腿腳無力了些,可是對於陳捕頭卻是救星。
他實在是受不住墨淺身上的氣勢了,簡直太恐怖了,那身上的殺氣不知道殺了多少人才能如此。
李大人發現氣氛有些不對,剛想問墨淺怎麼回事,就聽墨淺語帶殺意的說道:“我再問你一遍,是不是臨安縣裡所有的不安份因素只有這些人?”
李大人一聽墨淺這話就明白了,肯定是陳捕頭想要包庇一些人沒有將人都說出來,觸碰到了她的底線了。
其實李大人心裡明白墨淺這麼幫他是因為什麼?
尤其是見到墨淺對墨淵的態度,墨淺才離開多久?怎麼可能會突然有一個五歲的兒子,不管這個孩子怎麼來的,墨淺想要他絕對的安全已經表達出來了,那寵兒子絕對能上天了。
這次墨淺幫他解決那些欽差的事絕對不能洩露出去,一旦京城那些人知道了,對付不了墨淺還對付不了她兒子嗎?所以,絕對要將這些人扼殺在搖籃裡。
想到這裡,李大人就對著陳捕頭說道:“我不知道你為什麼包庇那些人,可是,我要的絕對的清理幹淨,臨安縣我要做到的是上令下達,你明白了嗎?”
陳捕頭聽李大人如此說便明白了,李大人這是想要一言堂了,所以那些和他對著幹的人,都該消失了。
尤其是那些人無惡不作,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下場,即使是臨安縣的生活有些短暫的妨礙,李大人也不會放過他們的。
想明白了,陳捕頭就毫無心理壓力的將那些人都說了出來,同時,師爺也在一旁記錄好了。
這一刻起,整個臨安縣都開始了不安靜,捕快們行色匆匆的去各家抓人,有那罪行已定的反抗直接當場斬殺。
血色蔓延開來的同時,也讓老百姓又喜又怕,喜的是再也沒有人禍害他們了,怕的是別牽連到了他們這些無辜之人。
所幸,也只是些店鋪停業了幾天耽誤了生活,不過很快也就恢複過來了,有那受過傷害的人家,還得到了銀子補貼,自然那些銀子都是那些鄉紳奉獻出來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嘛!
在事情告一段落的時候,有人求墨淺救命了,很奇怪吧!不求李大人反而求墨淺救命。
事情是這樣的,求救的是墨淺當天晚上救的那些女子,那些女子當時並沒有昏厥自然就見到了墨淺,又見她不但敢打欽差,李大人他們也都聽她的話,等她們出事的時候自然就想起了她。
她們當日被送回去時,雖然沒有被欺辱可是畢竟被搶走了,家族的人認為她們名聲已經毀了,便打算將她們沉塘。
結果,因為李大人他們的那些大動作,她們家族的人便暫時放過了她們,將她們關在了一個尼姑庵裡。
一切的噩夢都從這個尼姑庵開始,這個尼姑庵說是尼姑庵其實就是個變相的青樓,裡面的骯髒還不如讓她們進青樓,最起碼青樓還有規矩可言,而這裡卻沒有。
這裡面都是一些被家族拋棄的女子,裡面的管事都是一些以前犯了錯的嬤嬤,她們在這裡時間長了,心裡已經陰暗扭曲了。
等到她們看見那些一批批被送來的年輕姑娘時,她們爆發了。
她們想著如此年輕漂亮的姑娘,放在這裡什麼都不做多浪費,就動起了歪心思,想著有些老爺公子喜歡各種調調的女人,不如就讓她們伺候這些人好了。
不但能在這些人面前得到臉面,還能掙到不少的錢,於是,她們利用以前的關系人脈開始做起了皮肉生意。
一開始有那烈性的姑娘不堪受辱直接撞死了,她們怕還有這樣的事發生,便給那些姑娘們都餵了藥,有迷藥也有助興的藥物,折騰死的女子不知有多少。
等到女子變少了,她們便開始買賣一些女子,有那看中又不願意的直接搶來,因為身後有那些有錢老爺撐腰,那些人只能吃了這悶虧,畢竟是女兒不是兒子,怎麼可能會願意拼命去救回來呢!
這樣的死迴圈一直到現在,尼姑庵裡早就不是那幹淨的庵堂了,而是那迫害女子的骯髒之地,那些女子的家族明知道裡面什麼情況,居然還將她們送了進去,那些女子們可謂是心灰意冷了。
她們可都是幹淨清白的身子,進了那裡,幹淨也變得不幹淨了,從她們知道這個訊息之後,就開始一哭二鬧三上吊,哪怕她們鬧死鬧活都沒有用,最後還是被送去了尼姑庵。
她們又怎麼會甘心呢!那樣的情況下都保住了清白,又怎麼能被家族給毀了。於是,她們在被送往尼姑庵的路上,一起逃了。
可是,逃出來之後,又不知道去哪裡?臨安縣就這麼大,幾人的家族雖然不大可是人多啊!萬一又被抓回去可怎麼辦?
其中有一個叫靜琴的女子便想起了墨淺,便提議來找墨淺幫她們,那些女子想起墨淺的不凡來便同意了這個提議,於是,她們在吃了無數個苦頭之後,才找到了墨淺。
聽到了事情的起因經過,李大人很是氣憤和羞惱,氣憤的是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居然還有這樣骯髒的地方而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