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兵來將擋(第1/3頁)
章節報錯
俗話說得好,不打不相識,不吵不相愛!
自從二人戰了一場,又聊了一通後,其關系得到了改善。
趙子龍與古陽離開魚塘,到青青草地上散步間,不再唇槍舌戰,而是喁喁細語。這便如同一對戀人渡過磨合期之後,進入了正式的戀愛階段。
經過先前的爭辯之後,古陽沒有再提聯合對付吞天組織的事情,而是與真心追求廚道巔峰的趙子龍,提起了湯品的淵源與發展。
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
說到國民的飲食文化,不能不提湯文化。
全世界的華人都愛喝湯,尤其是南方人,煲老火湯的功夫舉世聞名,是民間飲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早在清代,學者李漁《閑情偶寄》便曾提到過:“湯即羹之別名也……飯猶舟也,羹猶水也;舟之在灘,非水不下,與飯之在喉,非湯不下,其勢一也……且養生之法,食貴能消;飯得羹而即消,其理易見。”
“故善養生者,吃飯不可無羹……”
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其中食文化僅僅一千多年,而湯文化卻長達三千年之久。“民以食為天,食以湯為先”,就是湯文化幾千年歷史的生動寫照。
湯,是中醫學最常用的劑型,古稱湯液,現稱湯劑,民間則叫做湯藥。
在生活中,既要取藥之效,又要取入口之甘甜,於是人們在中藥的煎熬中悟出了老火靚湯,使湯演變成“甜”、“潤”的日常補品。
直到現在,湯還是全國飲食文化的精華底蘊。
更是男女老少們,日常生活餐桌上的幸福源泉。
在一些講究的家戶裡,還是天天有湯喝的。
吃飯前,餐桌上人人一碗湯,先喝個通體溫熱!
不過卻不是通常習慣的紫菜蛋花湯、肉片汆湯等等,大都是經過慢火久煮的老火湯。煲湯過程,通常達至兩、三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正因為如此,兒女思家、或父母牽掛兒女的時候,很少有人會說什麼時候能回家吃飯,而總是問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喝湯啊!
湯的種類有許多,其中按煲湯的原材料不同,它可以分為畜禽蛋類、蔬菜原料類,米麵豆乳類,水産品類,果汁飲料,藥食煲湯等等。
畜禽蛋類湯有排骨湯、鴿子湯、豬肺湯等等;蔬菜原料類湯有南瓜粥、冬瓜湯、白蘿蔔湯等;米麵豆乳類有八寶粥、綠豆粥、豆腐湯等。
水産品類的湯品種類也不少,其中以鯽魚湯、甲魚湯、蛤蜊湯,魚頭湯等最為常見;果汁飲料類則有銀耳湯、紅棗羹、酸梅湯等,藥食保燙的種類也極為廣泛。
除此之外,在這些普通湯類之上,還有超凡入聖的靈湯。
靈湯與普通湯類相比,便如同通靈菜餚與普通菜餚的關系!
古陽身為大師級人物,對於湯文化原本便十分熟悉,再加上他能言善辯,旁徵博引,直令其言論更是精彩。饒是趙子龍關於湯的記憶本就豐富,依然聽得津津有味。
“原來湯品的花樣居然如此繁多,我還真是漲見識了。”
直到古陽說得口幹舌燥,趙子龍這才抹去嘴角的口水點頭叫道。
“那是當然,大自然神奇,鬼斧神工。”古陽滿意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