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聚會期間,縣政府有關領導也聞訊而來,昨天他們沒有聯絡上李向陽,但今天無論如何也不能再放過了,否則李向陽突然有事離開的話,何時再遇到都還不一定。

“趙書記,你請上坐!”

“李董,丁總,在你們兩位老總面前,我哪裡敢喧賓奪主,我挨著丁總身邊坐就是了。”

四五年的時間,趙縣長成為趙書記,已經是一個主政一方的縣高官。

雖然趙書記是那麼的客氣,但丁世海還是讓出他的位置,由趙書記和李向陽面對面說話。

“剛才我進來時,聽到李董和丁總談的火熱,不知對全縣的經濟發展有何高見?”

“高見談不上,這件事還是從丁總在深市收購了一家足球俱樂部說起......”

李向陽把校園足球和校園籃球的事情說了一遍,讓趙書記聽後,目光不斷閃爍。

在他心裡暗暗高興,他今天來參加聚會,真的是來對了。

如果再向上一步,需要實打實的業績,這已經不再是發展經濟的範疇,需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

校園足球和校園籃球不亞於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前進的方向,讓他在夜間找準了道路。

“李董,丁總,你們這個建議很好呀,縣委縣政府一定要大力支援,明天我會召開會議,派人專門負責這個事情,協助兩位老總把校園體育事業搞上去。”

在趙書記講完之後,身後的張縣長懊惱不己,還沒等他提出贊同,趙書記已經先行一步,把整個全縣校園體育事業的發展計劃攬到手。

“校園足球和校園籃球,與其說他是一個體育專案,還不如說它是體育經濟的一部分,雖然我們縣目前還是一個貧困縣,工業不發達地區,但是如果我們把體育事業發展好了,完全可以帶動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

“李董,此話怎講?”

這次,不但趙書記感興趣,就連張縣長也異口同聲地問道。

“校園經濟是面向學生、依託校園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區域性經濟。其主體是學生,發展領域也主要來自於校園。“校園經濟”一詞,在我國教育界已經談了很多年,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校園經濟”被賦予了更多豐富的內涵。”

“截至今年九月份,我國網際網路使用者已經超過5000萬人,其中25歲以下使用者比例超過51;而在這超過51的年輕使用者中,學生的比例也日益提高,已達到30。這充分表明了在日益活躍網際網路上的學生群體,正逐漸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的核心使用者、主要提供者和消費者。

而校園,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具備著一些不同於外面世界的狀況,雖然不能接納繁多的商業活動,而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但是我們可以避免其負面影響,最大化的開發有利的一面,來促進校園經濟的良性發展。

如果想發展校園經濟,良好的組織,良好的活動,良好的活動主辦方都是校園經濟發展的要點,只要積極地加以管理和引導,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也可以完善學校的一些缺陷,真正的為學生提供實惠,取得學生、學校和主辦方三贏的良好結果。”

“舉辦校園足球和校園籃球活動是發展校園經濟的一部分,不但能讓一部分學生走出去,還能帶動學校和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另外我們可以在學校透過網路進行商品、服務或資訊的交換,實現資訊化管理,培養良好的興趣和消費理念,也可以帶動校園產業和附近商戶的快遞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