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很多人並不瞭解證券是什麼?或者說股票什麼?畢竟那是一個新生事物。

股票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它不僅僅是上市企業籌集資金的有效手段,還可以讓上市企業透過發行股票來分散投資風險。

更能讓我們這些人抓住機會,透過股票在股市上漲停而獲利。

但恰恰是這個新生事物,或者說是一個機會,讓我抓住了它,在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初賺到了錢。”

“無論是當年的股票認購證和92年深市的抽籤表,都讓我住了機會,從一個貧窮的農家子弟變成了人們口中所說的有錢人。”

“或許有人問,那你以前購買股票時的錢又是從哪裡來的?”

“說起來,我有點慚愧,背棄了我原先的夢想,在學校裡沒有認真學習本專業知識。”

“當初,我利用那微薄的一點知識,在潘家園淘到一件古董,然後換到三萬元的資本。”

“在此,我奉勸那些想做發財夢的同學們,請你們不要學我,畢竟八十年代市面上還沒有那麼多的造假者,但是現在如果你去潘家園,幾乎看不到真品了,也沒有那麼多的漏讓你去撿。”

“當然,學習好本專業知識,還是有機會能撿到漏的,最起碼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有優勢。”

臺下一陣鬨笑聲。

李向陽的講話讓歷史系的學生頓時有了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我們不是一無是處,以後也能夠掙到大錢的。

......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有幾次大的賺錢良機,我不知道你們知道嗎?”

“第一次是1978年以後,11屆三中全會號召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恰恰是這一部分人看到了從事運輸販賣的機會,最後還發了財。

第二次是1992年鄧老南巡講話以後,中國對個人企業的扶持加大,鼓勵很多知識分子下海經商。當時很多人跑到海南或深圳,抓住了新一波的機遇賺到了錢。

第三次賺錢機會正是我剛才所說的股票。中國證券交易所的成立,股票的上市,讓很多人買到了股票,據說早期的股票隨便買一隻都能賺錢。”

李向陽再次頓了一下,看了看下面的聽眾,繼續說道:“第四次賺錢的機會已經來了,或許你們已經感覺到,或者已經體會到。

21世紀是網路時代,相信在場的很多人喜歡在網上看新聞、聊天和打遊戲,而且差不多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企鵝號。

雖然現在網際網路泡沫還沒有過去,但是我相信如果這些網際網路企業撐住了,並且撐下來了,他們以後一定會非常成功!”

“網際網路不僅是讓人看看新聞、聊天和打遊戲,還有很多的功能還沒有實現,譬如網上購物,好像在國內剛剛有點苗頭,但是這種網上購物方式不簡單,以後發展的前景無限。”

“大家都可以想想,在未來的哪一天,如果大家都待在家裡,只要在網上輕輕一點,不用到外面的商場去購物,甚至有些東西可以從萬里之外或異國他鄉都能迅速地發過來,是不是很方便?”

“當然,網際網路不僅僅體現在電腦上,也可以應用在手機上,你每天只需要拿個手機,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想拍買到什麼都可以辦到,那是不是很神奇?

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聰明的你們更應該會想到,如果實在想不出來,那請我們以後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