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鄉聯誼會是在一家飯店的二樓舉行的,這一屆的新生不太多,只有六名學生考上了京城的大學。

與上年相比,這一屆考入京城的學生少了很多,而且學校質量也低了一個臺階。

上年可是歷屆考入京城的大學最多的一年,總共有九個人,而且還有三人考入了清華北大。

當然參加同鄉聯誼會的總人數也不是太多,91級四人,92級六人,93級三人。因故缺席的只有三人,那兩個人實在有事不能趕到,而周媛媛則是不想來。

參加人數少是因為考入京城讀書的學生少,特別是93年只有三個人考入京城的大學,剛好是縣一中高考錄取率處於低谷的那一年。

在這裡,李向陽再次遇到了周風和馬春花等幾個以前在火車上相識的同學,大家正好坐在一張桌子上,而胡慶麗也湊了過來,挨著馬春花坐下了。

李向陽上年沒有來參加同鄉聯誼會,大家都沒有介意,因為很多人都知道了李向陽沒有來的原因,那就是被“發配”到昌平校區了。

“大一的學生都到昌平校區去上學嗎?”

胡慶麗驚訝得差一點摔了手中的杯子,她剛進入大學,而且還透過李向陽的介紹找到了一個兼職工作。

“只是大一的文科生遷入昌平校區,你們理科生是不要擔心的。”

胡慶麗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你們剛才說的這件事差點嚇倒我,還好我以前沒有選擇上文科。”

胡慶麗誇張的表情立刻引起全桌人的哈哈大笑,更有人問李向陽:“昌平校區那裡的生活環境真的很苦嗎?”

李向陽笑著說:“把你扔到和尚廟裡待一年,那你就知道昌平校區怎麼樣了。”

當場又是引起一陣鬨堂大笑。

這時,同鄉會的會長,也就是理工大的張建輝站了起來,示意大家靜一靜。

首先他先洋洋灑灑地講了一大通,無非就是同鄉會建立的目的和宗旨,然後又代表老生歡迎六名新生加入同鄉會。

以後就再沒有廢話,只有上來的酒席飯菜,李向陽老家的方言此起彼伏,聊天話題以京城的學習生活為主,其中少不了對他們學校的抱怨,而且還有一些學校裡發生的趣聞軼事。

總之,大家聊得不亦樂乎,期間張會長帶著幾位老同學過來給幾位新生和上年未露面的李向陽各敬了一杯酒。

等聚餐快要結束的時候,張會長公佈了一個好訊息,以後同鄉會不會再要求每位同學集資了,而是有一家公司贊助了他們的老鄉會。

這家公司也是老鄉在京城開的,而且公司的業務很廣泛,如果有哪位同學打算在週末勤工儉學的話,可以去他的公司裡去試一試。

這句話當場引起了眾人的歡呼,李向陽老家縣城的經濟條件並不好,而且很多學生都是農村出來的,在京城上學,已經讓家人承受了很重的負擔,現在有人願意讓他在週末或暑假打工,所以很多人都願意去做的。

聚餐結束後,每個人手裡都收到一張名片和一張列印好的同鄉名錄,名片沒什麼好看的,是贊助同鄉會的那一家公司。

唐珊珊看了一眼,上面的名字不認識,所以就不再感興趣了,而是把同學名錄鄭重地收起來。

“我送你回去吧!”李向陽說道。

但是被唐珊珊拒絕了,“天這麼晚了,我和幾個同學打車回學校,路上沒有問題的。”

“好吧!”李向陽只好和劉春寧等人一起回北大校園。

“唐珊珊是你的女朋友吧!”

“是的!”

胡慶麗問的很清楚,而李向陽回答的也很乾脆,根本就不需要隱瞞什麼。

其他兩個人都沒有太多的驚訝,他們早已在酒席上看到了兩個人的關係不一般。

“小麗呀,以後要和你李師哥學著點,別光顧著學習,如果在學校裡找到一個合適的,請不要猶豫,趕快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