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功名?你那死鬼老爹考了十七年, 連個秀才都沒中。你以為自己能強到哪去?先把今年的田租交了再說。”

“宋大郎,你妹妹長得倒是水靈。你要用她抵債,我田租可以再免兩年。”

“咱東莞縣又不是人傑地靈的地方,出個袁知縣就已經是頂天了。你以為自己還能高中不成?”

……

萬歷四十八年, 一望無垠的稻田裡。三個藍衣粗漢看著面前的少年, 調侃說道。大漢是周大戶家的長工,橫野鄉裡, 欺軟怕硬。

“三位大哥, 今年雨水不足。稻米不足往年的三成。你看,這田租可否寬容半年?”被稱為宋大郎的少年聞言, 面色有些難看的賠笑道。在他懷中是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此時小女孩正怯生生的望著眾人。

“這要每戶都寬限半年, 那周大戶家的生意還做不做?哼,你們宋家不是書香門第?這拖租可是有違風骨, 要我看,就把你妹妹抵押過來好了。”大漢冷哼一聲,接著抬起右手, 準備捏一下宋妹的臉頰。宋大郎連忙捂住,宋妹也被嚇的泫然欲泣。

宋大郎名為宋易朝,自宋父年前去世後,宋易朝便和宋大妹相依為命。至於大漢口中的書香門第……

宋家曾在兩百年前出過一個解元。之後日薄西山,宋父愛好吹捧,時常在外人面前將宋家的陳芝麻爛穀子翻出來。再加上宋父十七年來,連個秀才也沒有中上,這就更成了鄉裡眼中的笑話。

宋易朝厭惡讀書人, 他此生也不願讀書入仕。

“宋大郎,今天要麼將三兩八錢結清,要麼將你妹妹帶走,二選其一吧。”大漢見宋易朝躲開,臉上的不悅之情更重,接著冷哼威脅道。

宋易朝臉上更加難看了,現在宋家就剩他和宋妹二人,他斷不能讓其帶走。今日之事怕是不好善後了。

三個大漢冷哼一聲,接著上前準備將宋妹拉走。宋妹不過十歲的年紀,長相水靈,賣於大戶人家作妾也是十分可行的。

“光天化日,爾等可真是好大的排場。”就在宋易朝暗自思索之際,一道冷哼聲從不遠處傳來。眾人抬頭。

只見一輛棗紅色的馬車款款前來,馬車上坐著一個三十左右的中年男子。男子身著一件藏青色的闊衣長袍,不怒自威。馬車旁還跟著三個小廝,從其衣著和氣勢來看,馬車中的男子應該非富即貴。

“敢問閣下是?”三個大漢有些面面相覷,其中一個抱拳問道。

“邵武知縣,袁崇煥。”男子將眾人環顧一眼,接著擺了擺衣袖道。

“原來是袁知縣,失敬失敬。”

“中式三甲……居然是袁知縣!”

………………

大漢聞言,先是一愣,接著忙不疊的說道。

袁崇煥乃東莞縣石碣鎮人士,去年剛剛高中三甲進士。是整個東莞縣的大名人。袁崇煥雖然只是個知縣,但明眼人都知道,不出三年,袁崇煥定會被召喚京師,是大明的新起之秀。

“這兩兄妹相依為命,孤苦無依。爾等不伸援手就罷了,沒想到還雪上加霜。哼,這就是我東莞縣的風氣?”男子皺了皺眉頭,不悅說道。

他已經從探查小廝口中聽出了前因後果,這兄妹二人父母雙亡,辛辛苦苦的種了三畝薄田,還未秋收就被周大戶的傭工上門逼債……

“福全。”想及此處,袁崇煥對小廝喊了一聲。小廝上前,接著從懷中拿出五兩碎銀,遞給大漢三人。

“袁知縣,這使不得。”三個大漢見狀,連忙推辭道。現在袁崇煥是整個東莞縣的名人,他們就算想收下這五兩碎銀,也是沒有膽氣的。

“我袁崇煥也不是仗勢欺人之輩,五兩銀子就算兄妹二人的田租了。”袁崇煥皺了皺眉,略有不耐道。

袁崇煥是面過聖的大人物,自有一副不怒自威的氣度。三人見此,也不好多說什麼。

緊接著,袁崇煥將車簾放下,馬車繼續緩緩前行。

“大哥,這……”三人見袁崇煥走後,有些不知所措道。袁崇煥出現完全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回去,先向周大戶回稟。”被稱為大哥的男子聞言,似乎斟酌一番,接著咬牙道。三人揚長而去,也沒再注意宋易朝二人。

“哥哥,我們是不是不用交田租了?”宋妹躲在宋易朝身後,有些顫顫巍巍道。

“嗯。”宋易朝點了點後,看著袁崇煥的馬車,若有所思。

這是宋易朝第一次見袁崇煥。彼時袁崇煥邵武知縣,而他不過是一個十三歲的農家郎。第二天,宋易朝正和宋妹在田地裡檢查農苗,只見三輛梨木馬車浩浩蕩蕩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