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英雄武俠,個人傳記開始

油光鋥亮的青石板小路上,兩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急匆匆的跑著,小一點的在前面帶路,大一點的後面緊緊跟著。小點的名叫武仁,大點的名叫胡進。

山東武城,自古以來習武的傳統一直在這裡流傳著。梁山好漢出了數十位;張三丰來過這裡住了十幾年,收了四個徒弟;武林大會也在這裡舉辦過無數次。外面的世界已經被飛躍的科技裝飾成為了超級文明,在這裡依舊是古香古色的老式建築,老式的生活態度。

“胡進,胡進,你快點,別讓他跑了。”武仁急切的說。

“不要著急,你前面帶路,我跟得上。”胡進安慰說,胡進比武仁大一歲,氣場上大了五六歲。

武仁口中的他名叫宣明,十一歲,事情的起因是武仁與宣明動手吃了虧,所以想讓師兄胡進扁曉健一頓,武仁一直仗著有胡進撐腰,狐假虎威得意忘形,還沒有吃過虧。今天在宣明那裡觸了黴頭,一定要胡進幫他討回來。

若說在武城,青少年兒童比武是常有的事,沒有擂臺,只要有人比武,就一定會有人圍觀,分別為自己看好的人助威加油。宣明打敗了武仁,在所有人看來很正常。武仁吊兒郎當的,習武方面三心二意並不專心,倒是喜歡惹是生非,放火燒山。而且在習武的資質上,並不算是練武的奇才,說的簡單點,武仁不是一塊練武的好料子。

宣明正在和幾個少年玩耍,嘰嘰喳喳的,武仁大搖大擺的走了過來,胡進跟在後面。

武仁指著宣明說:“胡進,就是他剛才欺負我。”

“我叫胡進,這位英雄,敢不敢和我比一場?”胡進不分青紅皂白的說,十一二歲的小孩子,打架鬥毆比武鬥狠,其實是練武時不可多得的磨練機會。

“比就比,誰怕誰?”宣明挺起胸脯說。武仁比他大幾個月,宣明被武仁打敗了,胡進又比武仁大幾個月,宣明倒是不怕,打不過,大不了被揍一頓,沒什麼丟人的,以後好好努力,下次可以贏回來。

胡進和宣明擺起了架勢,正在玩耍的三個少年和武仁圍了一圈,成為了僅有四個的觀眾。

“胡進,扁他。”武仁助威加油到,似乎已經看到了宣明被暴打的樣子。

“宣明哥哥,加油。”

“宣明哥哥,加油。”

“加油!加油!”

……

四個少年吱吱喳喳的叫囂著,分別為胡進和宣明加油打氣。黃土地廣場上,胡進和宣明對隔三步,面對面抱拳互相武禮。

“我看你比我小,就讓你先出招吧。”胡進說完,紮起馬步擺起防守的姿勢。

真正的比武競技,並不像藝術演出,你來我去的。誰先出招,誰就掌握著一場較量的主動權,勝敗也許就在一招一式一拳一腳之間,並不會糾纏不清黏黏糊糊的。胡進讓宣明先出招,確實是在讓著他。

“我叫宣明,胡進兄弟,請接招。”宣明踏出一步,一拳對著胡進的面門打出,別看宣明小,出招可是乾脆利落的,胡進也不大,十二歲,挨著這一拳,一定會被打的眼冒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