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說人話(第1/2頁)
章節報錯
微表情裡有七大情緒,分別是:高興、傷心、害怕、驚訝、憤怒、厭惡、輕蔑。
空姐說一種語言,這傢伙的表情就變一次,更邪門的是...
他變出來的表情,就算是芊默用師傅教她的那套au系統來看,也是毫無破綻的。
這是演員都做不到的。
很多人都以為表情是可以偽裝的。
比如開心的人可以裝作難過,難過的人可以強顏歡笑,演員更是可以演出喜怒人生,形形色色輕鬆拿捏。
但在芊默這些微表情專家眼裡,演出來的表情跟人真實的反應是有區別的。
微表情可以追溯到1969年,心理學家艾克曼和弗裡森受精神病專家委託研究一段影片。
影片裡是一個抑鬱症患者,他從頭到尾都在笑,看起來十分樂觀,但他後來自殺了。
於是這兩位專家反覆研究,放慢鏡頭仔細看,最後發現有一段影片裡,患者出現了短暫的痛苦表情,那個時間短到只有十二分之一秒,微表情理論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微表情是生理過激反應,理論上講是不能隱瞞也不能偽造的——師傅給芊默上第一節課時,就這樣告訴過芊默。
但芊默此時看到的這位摳腳大叔,顛覆了她之前學到的一切。
這位大叔聽空姐說一段提示便換一種表情,他的表情對空姐來說可能只是個奇怪大叔在那搞怪,但芊默看了卻是後背冒涼汗的。
大叔第一種表情是高興,眼瞼收縮,眼睛尾部有魚尾紋,嘴角翹起,這是au6+12,標準的笑,如果只有12就是假笑,演員張大嘴做出來的高興就是隻有12的假笑。
可當空姐換下一種語言提示他要升艙就得加錢的時候,大叔的表情又換了。
跟無可挑剔的笑一樣,au9+10+25,這是厭惡,也是演員演不出來的。
au是根據人的面部肌肉運動規律做的編碼,為了描述表情存在的,基本上沒有任何人能夠刻意模仿出所有的肌肉運動,因為發明這套測量表情的au的艾克曼博士本人,有的表情也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刺激才能捕捉到,比如...電擊。
眼前的摳腳大叔顛覆了芊默之前所有的認知,他雖然沒有把所有的表情都做全,就他目前所作出的所有表情來看,肌肉運動全都符合芊默所學的微表情,也就是說,若這人不是在這種特定場合耍寶,只是在單一環境下作出某種表情,芊默就信了。
裝到專家都看不出來,這...
芊默心涼颼颼的,還有點恐慌。
她下意識地握緊手機,手機這會已經關機了,沒辦法問師傅了,她心裡只浮現一行大字:真的有人可以控制表情嗎?
如果這樣的人很多,那她的專業豈不是要成雞肋了嗎...
芊默覺得這打擊來得如此突然,猝不及防給她迎頭一拳,根本反應不過來便讓人吊打。
在這短短几分鐘裡,芊默經歷了情緒的劇烈波動,沒人能察覺她在想什麼。
那摳腳大叔的注意力在空姐身上,沒留意到他的出現給了芊默多大的刺激。
過了兩分鐘,那大叔終於懶洋洋地站起身,在空姐苦笑地眼神裡走向經濟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