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第1/2頁)
章節報錯
萬民殿的萬喜宴過去了兩天,馮雲山這才重新上朝。而經過這次萬邦來朝之後,似乎整個朝堂都變得更為振奮,一種無名流轉的神采,在每個官員的臉上洋溢著。
而馮雲山也覺得有幾分自得。自古皇帝,誰不喜歡好大喜功,成就一個時代、甚至超越時代的豐功偉績。不過,畢竟他來自後世,見多了網上論壇對所謂的玩邦來朝的口誅筆伐,因此,對於此還是有所戒備的。一切以實用主義為主,如果還有面子,則更好,沒有面子,就要取裡子。國與國之間,一切利益為上。他不可能為了所謂自詡的世界中心天朝上國的虛榮而大肆封賞,讓那些所謂的蠻夷使者大佔便宜。
這天一上早朝,農業部副部長吳棠便出列啟奏道:“陛下,微臣有事啟奏。前幾天,在陛下威名之下,柔佛、汶萊、檀香山群島和東帝汶等地主動要求併入我中華帝國,柔佛、汶萊等地不說,已經在我中華帝國的包圍與開發之中。而檀香山群島和帝汶等島嶼距離帝國本土遙遠,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微臣聽說國防部和海軍部都準備派駐士兵在那裡防衛,還要修築堡壘和軍艦停泊的海軍基地,恰好那裡有少量的土著部落在,又是地廣人稀,微臣建議從本土遷徙一些百姓前往,長居當地,一來可以與駐守的將士軍民共建,就地提供後勤保障;二來,也順便開拓當地,將其發展為我中華帝國永久性的海外領地。”
馮雲山聞言大喜,讚道:“吳愛卿所奏之事,甚合朕意!既如此,移民之事,兩地移民之事便由吳愛卿負責。吳愛卿,可有大致想法?”
“回陛下,微臣思量,檀香山群島上多數都是熱帶雨林,微臣聽說當地的土著部落多數以種植甘蔗和水果為生,糧食缺乏。不過那些都是蠻夷荒人,哪有我中華兒女五千年耕作技術好。若是能移居一些福建多山少地的客家人前往當地居住,便能保證以後駐紮的軍隊用糧,總比要從呂宋島或是日本、琉球萬里迢迢地運輸糧食來得好。而且,還能適當地讓一批長期呆在海外基地的普通將士家眷隨軍,就地安居樂業。”
吳棠剛說完,殿下的督察部部長鬍大妹連忙制止道:“陛下,這可不大妥當啊!這位白面書生一般的吳大人說的,只是書生見識,陛下可不要被欺騙了。這什麼檀香山群島說是萬里之外,來回都要兩三個月之久,這出兵在外的將領,若是家眷也隨他常駐海外了,就沒有人質了,這萬一他要是腦子搭錯了筋,謀起反來或者自立為王,陛下便不能殺他九族了。”
胡大妹五十多歲了,嘴巴連珠彈似得,將她想到的話脫口就全部說了出來。可能這些年沒有到戰場上廝殺,加上成為部長級高官,條件好了,原本黑瘦粗糙的農婦,如今成為一個胖大嬸。不過說話更加麻利,也還是一如當初般直來直去,除了皇帝馮雲山,其他人她一概不認,絲毫不給同僚吳棠面子。也可能就因為如此,馮雲山會選擇她作為重要的督察部部長,監察百官。
吳棠臉上一紅,僵在那裡。
他也只是從自己農業部的角度提提建議,順口說將士家眷可以隨軍,就地解決糧食衣物等後勤問題,沒想到被這村婦般的胡大妹撿了口實。不過,他可不敢對胡大妹怎麼樣,滿朝文武,誰不知道,胡大妹是皇帝還是草莽時期就相熟的廣西老人,又身處督查部部長重位,說來比他這個農業部副部長還要高了一級。
這時,總參謀長左宗棠忽然出列,奏道:“陛下,微臣覺得,吳大人建議很好,應該採納。當然,胡大人的擔心也不是多餘的,可以適當考慮。微臣以為,何不將兩者結合起來?海軍將士不比陸軍,身處海外,相隔萬里,應該允許所有將士的家眷,均能隨軍,以安將士們的思鄉之情。但要區分對待,嚴密管理。”
“噢?左愛卿說來聽聽!”馮雲山本就是準備採納吳棠的建議,只不過胡大妹的說法,似乎也有一點道理,既然左宗棠能兩者結合起來解決,那當然更好。不過,他看見吳棠還紅著臉僵在那裡,便安慰道:“吳愛卿不必在意,你的建議朕認為提得很好,對朕很有啟發。胡大妹她也是一片公心,職責所在。當然,大妹,吳愛卿白麵是白麵,可不是書呆子,他自主官農業部一來,帝國農人們連年豐收,百姓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這裡,他勞苦功高!”
最後一句話,卻是跟胡大妹說的。
胡大妹一聽,朝馮雲山躬身一禮,走到被馮雲山褒獎而一臉激動的吳棠面前,大大咧咧地拍拍吳棠肩膀,熱情地朝他道:“吳先生,陛下說了,你不是書呆子,那以後大妹就稱你先生。剛才大妹說話衝了點,跟你賠禮了!”
吳棠連忙回禮:“胡大人折煞下官了!適才是下官思慮不周。”說完,又朝朝堂上的馮雲山拜道:“陛下維護,還對微臣褒獎有加,微臣非肝腦塗地不能報君恩於萬一!”說到最後,聲音哽咽,竟激動得不能自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朝堂上一片君臣相宜的景象。於是,眾位大臣紛紛跟著跪倒在地,齊聲道:“微臣等非肝腦塗地不能報君恩於萬一!”
馮雲山苦笑道:“好了,知道你們都忠心。朕可不願眾位愛卿肝腦塗地,好好活著,不然怎麼替朕賣命?左愛卿,朕還等你的回話呢。”
左宗棠連忙出列,回稟道:“陛下恕罪。微臣繼續剛才的話。我帝國將士若是在檀香山群島和帝汶島嶼駐紮,微臣認為可以允許家眷隨軍,不但允許,還可以適當鼓勵!只不過,按照將士的級別區分,家眷隨軍政策也要區分開來。總參謀部或是海軍部可以回去好好研究,出臺章程。微臣初步建議是,所有隨軍家眷,都必須提前申請,經督察部集中學習培訓之後,方可隨軍。而營長以上的軍官家眷,想要隨軍,不能所有家眷全部隨軍,必須留部分家眷在本土,而營長以下的將士,隨軍不受限制,但所有連長以上軍官家眷,必須每年接受督察部一次集中的監察。”
“至於其他的,就跟吳大人說的那樣,將士們家眷隨軍,很有好處。家眷中若有人體強力壯者,除了在當地勞作之外,也可以進行安排統一訓練,組成地方民兵,成為當地駐軍的預備隊伍。一旦出現外敵來襲,還可以作為一支預備部隊,成為援兵!”左宗棠顯然考慮得很多:“除此之外,要鼓勵隨軍家眷,應予給一定的補貼,或以薪水形式,或以提供工作之類的形式。”
“妙哉!左愛卿果然聰慧博才,心念通達!”馮雲山讚歎道:“便這麼定了!這往後,類似檀香山群島、帝汶島、星家坡、琉球島等這樣的戰略重地要進行駐軍,可以安排家眷隨軍。在駐軍基地四周安排移民過去,在不影響駐軍的前提下,儘量為軍事基地服務。而這移民,優先考慮將士們的家眷,鼓勵軍屬隨軍駐外,除發少量津貼之外,儘量採取以由帝國出資興辦農場農莊礦場、興辦食品紡織類的輕工業工廠等形式,將隨軍家眷安排妥當。”
“陛下聖明!”見皇帝如此果決,又為將士和家眷著想,眾大臣由衷讚道。
朝中一人出列忽道:“陛下,說到帝汶島,微臣有一事啟奏。”
馮雲山抬頭一看,見是素來出征在外的水師大員梁培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