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2/2頁)
章節報錯
..........
幾個小時後,維多利亞看向不停勸解寬慰自己的內閣成員們,搖了搖頭:“情況我都已經知道。但此刻我心亂如麻,無法理事,一心只想再好好陪陪我的丈夫。愛爾蘭的事情,便由你們由羅素爵士做主吧。”
大不列顛王國雖是君主立憲制度,但維多利亞女王對內閣大臣們的影響力非常巨大,因此,遇到這種巨大的國事,內閣成員們都來請示女王。
維多利亞口頭這樣說,但話鋒一轉,又吩咐道:“如今王國的當務之急,是出兵愛爾蘭,平定叛亂將其收復。但根據羅素爵士說的,顯然,那個中華帝國就是愛爾蘭以及大不列顛王國境內叛亂的幕後支持者和陰謀的策劃者。必須還以顏色。向那中華帝國宣戰是對的,封鎖並禁止其與歐洲各國的貿易也是對的,但是否要此時向中華帝國開戰,內閣再討論一番。徵召軍隊保衛王國,十分必要,我個人可以帶頭捐獻10萬英鎊作為軍費開支,也會公開發表一份宣告,要求議會透過內閣有關擴軍並出兵收復愛爾蘭和中華帝國的決議。”
得到女王承諾的內閣成員們,立刻趕回倫敦的首相官邸,進行了一番討論。繼續徵召軍隊,緊急出兵愛爾蘭,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同。但對於要不要立即對中華帝國宣戰,內閣成員們有人表示了不同意見。
財政大臣奧斯本便直接提出自己的疑問:“羅素首相,對華宣戰,我認為要慎重才對!如今的這個中華帝國皇帝馮雲山,可不是十年前的那個韃靼皇帝了,我們在歐洲制裁封鎖他們的商船,同樣的,他們也會在東印度群島和遠東制裁封鎖我們的商船。除非我們的海軍能徹底擊敗他們的艦隊,重新將東印度群島和遠東太平洋控制在手中!但上次耗費鉅額戰爭經費、出動上百艘軍艦的對華遠征聯合艦隊的全軍覆沒,讓我很是懷疑,大不列顛王國還有沒有這個能力?每年860萬的海軍經費,到底用在了哪裡?”
司法大臣特拉斯也點頭附和:“是啊。失去與中華帝國的貿易,對本就大幅增長的財政預算更是雪上加霜。負責貿易的福克斯雖不是內閣大臣,但他委託我幫他提醒各位,大不列顛的國際貿易雖然佔全世界貿易量的25,但與中華帝國的貿易就佔到9。若是因為宣戰的原因,扣押一些商船和人員,中斷與對方的貿易,每年我們大不列顛王國的直接貿易量要減少三分之一以上,而比如茶葉、生絲之類的,我們找不到可以替代的其他地方能生產的,又必須要採購,最終還是透過幾次轉手從法國或是其他歐洲國家手中購買到中華帝國的貨品,只不過,每年要多付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英鎊的代價,最終便宜了法國甚至普魯士等。”
司法大臣特拉斯與主管貿易的國務大臣福克斯關係密切,並且,特拉斯的家族就開辦著茶葉經銷貨行和華貨商行,若是中斷對華貿易,他的家族將會損失慘重,因此才會提出質疑。
但他的質疑讓在場的內閣成員們都無法反駁。的確是這樣,對華宣戰,中斷與中華帝國的貿易,就等於中斷了與整個東方世界的往來。這對大不列顛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
緊接著,特拉斯又提出另一個質疑:“另外,羅素首相說起的,大不列顛本土工人叛亂和愛爾蘭人的叛亂,都是中華帝國在幕後唆使與煽動,這個說法,有沒有實際性證據?不能因為一些無聊的猜測或是一兩名華人被屈打成招的說辭,便斷定是東方的中華帝國就是邪惡勢力。當然,我也沒有說那中華帝國就不需防備和警惕。如今它越來越強大,我們大不列顛是應該警惕或是採取限制措施來削弱對方,阻止其繼續強大,但要看用什麼方法,而不是強行地宣戰、中斷貿易之類的做法!正因為對方的強大,我們才要慎重。”
財政大臣奧斯本也立刻附和起來,兩人一唱一和地讓其他內閣成員不得不重新審視起來。
奧斯本道:“正是如此!以如今的中華帝國,就算工業和經濟實力不如法國這般強大,但以他們的人口數量、好戰而瘋狂的皇帝,以及與大不列顛相隔一萬六七千英里的遙遠距離,一旦這次正式大規模開戰,不知道要戰爭多長時間。上次的徵華遠征軍的全軍覆沒,難道還不足以提醒我們嗎?要想擊敗東方那個強國,必須比上次更為強大數倍的遠征軍才行,而如今我們還能組建起這麼強大的遠征艦隊嗎?莫非真的歐洲和印度、北美都不管不顧了,要跟東方同歸於盡才好?就算我不懂軍事和戰爭,但我懂得戰爭都是用金錢砸出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句話,沒有十萬二十萬以上的海陸聯合遠征軍,就無法擊敗中華帝國。而若要真的出兵十萬二十萬的遠征大軍,這個戰爭費用會高昂到什麼地步,諸位好好想想。若真要在這個困難的時刻強行開戰,以如今大不列顛的財政收入,恐怕無法支撐如此規模的戰爭,我唯有提出辭職來抗議。”
眾內閣成員自然知道財政大臣奧斯本是在哭窮和威脅大家,雖說有些誇張,但也不無道理。大不列顛的財政收入,雖然多,但隨著最近幾年接連的戰事和內部平叛,已經耗費巨大、難以為繼了,於是,大家都看向首相羅素,看看他是如何回答的。
羅素眉頭緊皺,臉上也是頗為憤怒,只是強行壓制沒有發作出來。對於哭窮的奧斯本,他沒有過多理會。上次對華遠征的時候,奧斯本就說無法提供戰爭經費,然而最後很快便超額完成。
羅素知道真正反對的是司法大臣特拉斯,他冷冷地看了眼特拉斯,說道:“已經有諸多證人和證據表明了,那中華帝國就是我們大不列顛王國這幾年來遇到的麻煩的罪魁禍首!”
頓了頓,羅素理了下說辭,繼續道:“從克里米亞戰爭開始,其他的不說,有個叫南丁格爾的女士,本已經報名組織一批醫護人員和一大批藥物趕往戰場救治受傷士兵的,但被人提前連人帶藥物一起劫走,去年有人好像看到,那個南丁格爾身在東方的中華帝國,成為一家醫護專科學校的女校長。因為南丁格爾和大批藥物的失去,不知道多少大不列顛的傷兵死在克里米亞地區。後來的印度叛亂,根據事後的查探,也是有少數幾個印度人四處散佈謠言,煽動本地印度士兵對大英帝國的不滿,從而叛亂。而那幾個印度人早年被中華帝國俘虜過,並且在廣州呆過一段時間,很可能是華人的奸細了。而印度叛亂中的錫克國王,更完全是華人的走狗,曾經是中華帝國皇帝馮雲山的僕人,錫克王國的崛起,便是得到了中華帝國的支援。
到後面,大英帝國的香港、海峽殖民地等,紛紛被佔領。連東印度聯合艦隊和徵華遠征艦隊也接連兵敗,面對咄咄逼人的中華帝國,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到如今,這大英帝國的工人暴亂,還有愛爾蘭人的叛亂,都有中華帝國的影子在後面。他們利用領事館、通商貿易的商人的身份,大肆招攬大不列顛的叛徒敗類,從事損害大不列顛王國利益的破壞活動,支援暴亂的工人協會和愛爾蘭人,特別是給愛爾蘭人大量的物資和金錢供應,幫助他們叛亂。”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